第一百六十四章 不务正业(1/3)

第一百六十四章不务正业

赵盈还未来得及弄清楚赵承衍此番话又是因为什么,他话锋一转,说起赵清的事来。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她眉心一动,便知他是故意的了。

看来她也没料想错。

玉堂琴身上藏了太多秘密,鲜为知,但很显然,赵承衍知道。

他知道的比世都要多,才被提点她格外防备玉堂琴。

心思重城府,这六个字用在玉堂琴身上……

她有些走神,赵承衍扶着书桌那只手食指一抬再落,指尖轻点,发出闷响:“分心?”

赵盈摇说没有:“在想玉堂琴的事而已。”

她是这样的脾气,执拗,也犟。

越是不叫她去窥探的,她反而越想要探究。

其实她带着玉堂琴回京,不知道有多少机会可以去挖玉堂琴背后的秘密,但她从来都没有过,今听了他说这些,反而把心思往玉堂琴身上放了。

赵承衍索也不说赵清的事了:“玉堂琴的秘密,我确实知道,想听吗?”

赵盈拧眉盯过去,旋即失笑:“皇叔并没有打算告诉我,何必问我?”

“我没打算告诉你,你还想探究?”

那就说明是不该究,更不必究的。

知道的多了,对她未必有什么好处。

反正赵承衍也说了,借玉堂琴名满天下的名,已经能为她带来不少好处,至于其他的……

赵盈气:“不探究,我听皇叔的。”

她只是在该听的时候听而已。

赵承衍心里有数。

目下朝中形势一片大好,她根本就用不着玉堂琴为她出谋划策,当个闲养起来也不值什么,她也不缺那点银子,难道还供不起两大一小三张嘴。

然而以后若形势不好了,那可就是另外一番说法了。

不过眼下她肯听劝,至少不是一意孤行,赵承衍心里多少感到欣慰。

见她松了,方将前话重提:“我查了半个月,宗府上下也忙了半个月,赵清在宫外的确有几个狐朋狗友,但都是京中纨绔,成不了事的东西。

户部去查肃国公府的账,那些也都跟他无关。

但前些天我进宫去见过你父皇,他的意思是,孔氏一族大厦倾颓,他连淑妃都废为庶,赵清年纪也不小了,只怕要恨他,若还留在京城,父子相见,来或许生出祸事来。

所以你父皇打算在年前给赵清说定亲事,等出了年复朝封王之后,留他在京城完婚,便将他贬谪出京,无诏不得回京。”

和她预想中的也一样。

赵盈嗤笑:“留在京城怕生出祸端,放出京却不怕他羽翼渐丰吗?父皇分明是有意放他离开京城是非之地,将来如何,凭他自己的本事罢了。

他若争气,说不得来杀回京城,照样还是父皇的血好儿子。

若是不争气,一辈子也就这样了,等到兄弟们上了位,无论是谁登基做皇帝,都不会留他命。”

她也算看的透彻,不至于说昭宁帝宠她十几年,她就真当那是个慈父。

赵盈眼底闪过厌恶,匆匆掠过,很快掩去:“父皇既是这样的打算,给他选的王妃,一定出身不俗吧?”

“太原王氏的嫡次,今岁十七,比赵清小一岁,她阿姐嫁的是清河崔氏,她阿妹许婚河间辛氏,你知道的。”

太原王氏

昭宁帝还真是给赵清选了一门好亲事。

只是她记忆中,前世赵清被发落凉州之前,昭宁帝替他选中的王妃出身寒门,是靠军功起家,挣出彼时一份家业的。

看来昭宁帝为了他这几个儿子,也真是煞费苦心了。

前世赵清是因绿芸那件荒唐事惹恼了冯皇后,昭宁帝顺水推舟把他贬谪出京,可肃国公府还在,赵清不需要娶高门做正王妃,他缺的正是军中势力。

可如今肃国公府没了,孔淑妃也没了,无论前朝还是后宫,再没能如从前孔如勉父子在时那样扶持他,所以他需要一门好的姻亲。

太原王氏嫡长是同清河崔氏联的姻,崔氏一门于太宗皇帝朝时还出过两个国公,就是到了如今,也不至于败落到哪里去,家全族行事低调,可那不代表没有地位和名望。

至于河间辛氏就更不必说,辛六郎成婚就要内迁京,有了这样一层关系在,若赵清手腕高明一些,能骗的王氏一颗真心,为他奔走,来在京城也有了替他说话的

明明早就知道的事,今从赵承衍中得知,赵盈心中还是难过了一场。

她脸色不好,赵承衍本想迈步过去,揉一揉她顶,到底没动:“难过?还是失望?”

赵盈摇:“我有时候在想,父皇真是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