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七章 灭其族而诛其种,绝其根而断其脉(1/2)

“先说拓跋部吧,想来诸君对这家鲜卑最是熟悉……”

书生的话音落下,群里就有,在这群里面,说不定就有是从拓跋部中被带回来的。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拓跋部这几年发展的不错,吞并了周遭诸多部族,而那拓跋六修击败了拓跋郁律,也坐稳了位置,提倡鲜卑优先,开始的时候,还有几次寇幽州,这代郡地界,因为防卫不够,被其抓住机会,劫掠了两次!”

说到这,围观的众纷纷点,不少露出了唾弃和愤怒的表

刘琨也知道此事,首是发生在两三年前,当时幽州已经埋发展了一阵子,内部兵马正在进行整编、调动,来自王浚麾下的投降兵马被分化和劝退,总体兵力有所波动,比起对外,更注重内部整合,甚至连指挥体系、军队构成、军衔结构,都进行了修改和再造。

在这种况下,骤然受到侵,由于指挥体系还没有稳定下来,所以在最初的时候,吃了几次亏。

“……当时驻守北边的,也是冉将军,但当时他手下真正能听令的兵马,不过两千,这两千是代郡武丁出身,除此之外的,除了一部分是原本的屯兵,其他都是投靠过来的降兵,皆无战力,加上将军令要求军中改制,划分东西南北中五大守备,作为北方守备的冉将军,要处理的事太多,一时疏忽,让拓跋部的寇得逞,闹出了不小动静……”

书生讲述的,不少都知道了,可他们知晓的多数只是一个面,是表面况,比如知道鲜卑寇,守备军没有拦住,造成了一定的损失,事后征北将军斥责了冉瞻,让他戴罪立功等等。

现在一听这个书生宣讲,却是知道了更层次的逻辑。

比如那拓跋六修当时处境其实不妙,虽在内战中惨胜,但损失不小,因此在族中地位其实不算稳定,加上之前被冉瞻抢,威望受损,种种因素结合在一起,促成了他硬着皮出兵代郡的结果。

与之相对的,则是冉瞻这边,本身经验就不足,又觉得刚刚得胜,拓跋也该像是慕容一样低了,于是放松了警惕,加上指挥体系有些混,被打了个措手不及,这才造成了前两次的失误。

这么一解释内因,围观群众马上就能立体的看待问题,也明白了,为何拓跋部第三次寇的时候,会败得那般凄惨。

“前两次得了甜,拓跋六修也稳固了势力,让饱受内战和分裂困扰的族群恢复了一部分生气,于是便打算继续寇,结果这次冉将军早就做好了准备,给予迎痛击,不仅歼灭了来犯的拓跋部军队,更是追杀出去,配合七品义从的协助,几场大战过后,得拓跋部北迁两百多里,重新安营扎寨,随后拓跋六修亲自出面,供奉贡品,将原本劫掠的尽数放回,赔偿牛羊,又割出两块牧场,给七品义从放牧,这才算平息了事端。”

听到这里,都舒了一气。

却也有恨恨说道:“这些胡,就是记吃不记打,当年将军他老家亲自领军出塞,打得慕容部都丢盔卸甲,名动原,结果拓跋部还敢动武主动招惹咱们,真是嫌命长!”

“被劫掠出去的,很多都是被安置在北边拓荒的流民,听说不少在被劫到塞外后生了病痛,还有许多身死,那些鲜卑真是作孽啊!”

“鲜卑也吃了很大的亏,有不少沦为隶,被拉到矿场,劳作致死!而那些受伤、生病的流民,也得到了将军府的抚恤金……”

“说到底,拓跋部也是被打怕了,他们这几年不是一直往北边打,和北匈柔然打了几场,即使往南边打,也只碰匈国,而且还都胜了,势力扩张不少,那个拓跋六修是个野心很大的家伙,说不定壮大了之后,又会打咱们幽州的主意了。”

“怕什么?来一个就打一个,这几年子好了,但要我说啊,咱宁愿少吃几碗汤饼,过些苦子,也支持将军府把这些胡都给灭了!拓跋部要是主动来攻,正好打他!灭他!”

这番好战言论,让刘琨侧目,周围不少却为之喝彩,然后纷纷添砖加瓦,说着自己的想法,要怎么虐杀外胡,灭其族而诛其种,绝其根而断其脉!

“这代郡,好生好战!和中原腹地的百姓截然不同!”刘群背后隐隐发寒,尤其是看着那一个个庄稼汉、小商贾、手工匠、仆从童,本来憨厚、淳朴的面孔,因为讨论如何灭绝胡,而逐渐兴奋的模样,更让他有种畏惧之感。

这是阶级之间,天然的畏惧。

刘群和他的父亲刘琨,都是士族特权阶级,自是希望下面的百姓皆为顺民,逆来顺受,民若动,他们当然心惊胆战。

在父子二的记忆里,自家的佃农也好,中原的百姓也罢,多数都忙于耕作,出而作、落而息,每奔波劳累,没有时间、也没有力多想多思,浑浑噩噩的创造价值,让他们这些地主享用,而且逆来顺受,用些惩戒、恐吓之言,就能压服,让他们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