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一章 剃发令,满蒙汉朝八旗大军(2/2)

全面出击的第三天,除了各个要道建于险隘之处的明军大营之外,其余的小道哨堡已全部扫一空各地共斩杀明军六百余,俘虏一千八百余。

关帝军开始小忻州盆地、太原盆地和临汾盆地,收拢并引导被战事惊走的饥民。

去年下半年涌向晋西北的饥民没有死绝,但数已然不多,冬后又寒冷无比,少有能走到这里。

慑于关帝军威名,各路明军只缩在大营里不敢出来,偶有不怕死的将领率兵出击想截杀小关帝军以换取功劳,很快就被机动和反应都极为迅速的关帝军合兵击溃。

永宁州以东曾有大明军出击,关帝军立即一边佯退引对方一边四处求援,想合兵击溃这明军,但对方很是警觉,只追了几里路便匆忙收兵躲回大营里了。

角子崖大营是秦川眼里的一只,杀儆猴中的

他要彻底击溃甚至全歼这支明军,以此来警告朱由检。

再敢封路的话,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捶一双。

……

清崇德元年二月中旬,皇太极在盛京下颁诏书,正式建立蒙八旗、汉八旗和朝八旗。

同时,皇太极还颁布了剃发令和易服令,令已纳大清国土的朝鲜半岛所有身高三尺孩童及成年男子一律剃发束辫,令朝鲜半岛所有官吏着装、祭祀等活动着装,必须依照大清朝制,违令者斩。

剃发令一下,朝下半岛顿时杀声震天哀嚎遍野。

李氏朝鲜受中原儒家文化影响,“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思想也李朝文的骨髓。

一时间诸多文士子奋起反抗剃发令,各地打着光复李朝旗号的起义不断,朝鲜半岛沸腾了起来,直至满清建挥舞屠刀血流成河,短暂的沸腾很快便归于平静。

没多久,第一次统计的结果也呈到了皇太极手中。

他从朝鲜半岛获得了两百六十多万,远低于最初的估计,原因是有大量朝鲜军队和百姓死于满清征服及掠夺,其次是剃发令和易服令中的反抗者、起义者等等也一应屠戮了。

此外,还有大量朝鲜乘船逃往大明和本,据探报所示,满清大军进全罗道和庆尚道之前,就有大量船只往返于大明登莱和全罗道之间,还有本九州和庆尚道之间,初步估计逃出的朝鲜达数十万众。

收编的两百六十多万中,有将近一半是隶,皇太极命粗略甄别,挑选身强体壮者编朝军,剩下的没有编朝八旗,而是一律论为包衣才赐予满八旗,由各旗主在旗内自行分配。

满清的主要劳动力就是包衣,以前的包衣是由原有的辽东汉、数次关劫掠的汉构成,总数不到二十万,如今突然多了超过一百万包衣,足以让满八旗每一户都能分到几个,可大幅增加劳动力,让满八旗可以大量开垦农田增加粮食产量。

除开隶后,朝八旗始编的仍达到一百四十多万,比满数量多了足足七倍。

汉八旗的并不多,原先辽东居住着几十万汉,但努尔哈赤控制辽东后,大量屠杀无谷汉和富户,使得大量汉逃往朝鲜或通过旅顺渡海逃回大明,以至于辽东汉数量锐减。

皇太极于崇祯二年、崇祯七年两次关劫回的汉大多都沦为包衣才,这些自然不能编八旗,汉八旗的主要由原辽东汉和孔有德耿仲明带来的几万汉构成,总数才十六万,数量不及满八旗。

而蒙八旗则囊括了察哈尔、鄂尔多斯之外的所有漠南诸部,将近三十万。

满八旗、蒙八旗、汉八旗和朝八旗加起来,总达两百一十万,再加上包衣才,大清立国便有了三百五十万

大量意味着可以编练大量兵力。

满八旗几乎所有青壮男子皆为兵,战时可征调大约五万兵力,蒙八旗也几乎全民皆兵,可征调至少七万兵力,汉八旗已编练了两万兵力,朝八旗编了六万兵力,总兵力二十万。

皇太极自然不会满足于此,他打算今年再编练一万汉八旗,使汉军兵力达到三万,此外再编练四万朝八旗,使朝军兵力达十万。

届时,大清国总兵力将达到二十五万。

到明年粮食产量稳定下来,国内百姓安康后,再练个几万兵,以三十万大军远征河套,决战秦川。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