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斩杀杨进(2/2)
才开始少了。
有一种说法,赵构有恢复之臣,而无恢复之志。他之后的孝宗有恢复之志,而无恢复之臣。这种说法不对。不管什么时候,天下总不会缺
才,只是没有机会脱颖而出而已。赵构偏安三十余年,曾经有志恢复的文臣武将,到了孝宗上台的时候都垂垂老矣。不止如此,三十年不识兵戈,军队也已腐朽不堪。孝宗真有恢复之志的话,可以从
再来,慢慢培养,一二十年后必然局面一新。说孝宗有恢复之志,而无恢复之臣,不如说孝宗有恢复之志,而没有恢复的本事。
后世的
研究历史,总少不了为赵构找各种借
的
。什么崇文抑武,所以岳飞被杀,军队打不过金国。什么朝中主流就是投降,少数的主战派,终究翻不起大
。什么南方百姓
子过得安稳,北伐会加重负担,所以百姓不想北伐。都是似是而非,是不正确的。宋金议和最大的推手,无疑就是赵构。岳飞的被杀,军政的荒废,主战派被打压,赵构都是排第一位的责任
,后面才是秦桧等
。
有一位著名的历史专家,专门写一本书《荒
无道宋高宗》,说了赵构在两宋之间的种种荒唐的作为,还是不能改变这些
的想法。当然,说赵构荒
无道,本来就格局小了。作为君主,荒
无道并不是十恶不赦的罪过。赵构的问题,最重要的还是投降。
有这种观点,说到底,还是有很多
不能坚持
民是历史的主
,站在
民的立场上,才能评价历史。很多时候,确实
民不能决定历史走向。
民的心愿,
民的理想,被各种强权践踏。但
民的喜恶在那里,他们的欢笑和哭泣,就记载在历史里面。
靖康之耻,世所罕有。坚决要报仇北伐的
,不管是文臣武将,这个时候所在多有。正是在赵构的打压下,他们大多不得志。直到金朝力竭,赵构与秦桧联合,才决定了大势。
王宵猎来到这个世界,除了宗泽,汪若海是见到的第一个主战官员。与他
谈,心生感慨。
不管是统治国家,还是治理地方,是不能没有文臣的。用武将治理,害处多多,过去的晚唐五代便是例子。现在的王宵猎占有几州,迫切需要有文臣帮助自己做事。
众
离去,王宵猎回到邓州城里,一时之间竟然不知道该做些什么。
到了中午的时候,突然有快马从襄阳府而来。禀报王宵猎,杨进已被杀于汉水江边。
听了士卒禀报,王宵猎猛地站起来。问道:“杨进是如何杀的?他的残部如何?”
士卒道:“前几
大雪,汉水也结了冰,渡船行不得。而且冰太薄,不能支持涉冰渡江。杨进所部被围于汉水边的樊城镇。邵统制多带弓弩手,正面进攻。激战正酣,牛统制带数百骑兵,突然进攻杨进的侧翼。一时之间,杨进所部被冲
,局面无法收拾。杨进带着所部亲信,亲自来攻,恰被军中硬弩发的
甲箭
中,摔下马来。我军士气大震,一起进攻,就此获胜。杨进死于
军之中,所部或被杀,或被两位统制俘虏,就此全军覆没!”
“好,好!”王宵猎缓缓坐下,长出了一
气。上次击败杨进,明明把他团团围住,却一点办法没有,只能任他逃去,在王宵猎心中留下了
影。这厮身材雄壮,力大无穷,不用强弓硬弩的话,简直一点办法没有。攻
邓州后,王宵猎立即把甲杖库中的强弓硬弩补
军中,果然有奇效。
赞叹一会,王宵猎问道:“邵凌和牛皋两军准备如何?襄阳府呢?”
士卒道:“邵统制和牛统制都暂住樊城镇,等候知州军令。襄阳府的李知州,前些
子得诏旨,移镇洪州。本来等下任
割,听闻杨进带军来攻,便提前离去了。现在襄阳府中并没有守臣。”
襄阳府的知府本是李积中,朝中老臣,历任御史、翰林。因是元祐党
,被贬出朝廷。赵构登基之后,清算蔡京等
,元祐党
重获重用。
听闻李积中已经逃走。王宵猎立即唤过一个亲兵来,命他前去樊城镇,命邵凌带军渡汉江,
襄阳城。牛皋则带所部,立即返回邓州。
襄阳是天下要害之地,此时空了出来,王宵猎不可能放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