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天下初平(4/5)
城门楼上,东玥的皇旗已经降下,光秃秃的看起来有些萧索。
城门外,上千宋氏宗亲,还有杭州城土生土长的乡绅族老、达官显贵,安安静静地站立在瓢泼大雨中,鸦雀无声、沉默无言,眺望着江面的方向。
东玥皇帝宋绍婴,手中捧着托盘,托盘里放着玉玺和龙袍,低站在最前方;豫王宋定安、楚王宋正平分立左右,眼中都是五味杂陈,但更多的是无可奈何。
宋绍婴也想‘宁为玉碎不为瓦全’,但到了这种时刻,他发现自己连玉碎的资格都没有,手下众多谋士,没有一谏言该如何死战,而是想方设法地劝他不要做无谓的挣扎。
如果他不降,很可能许不令还没过来,手底下的诸多势力,就先拿着他的,去许家面前邀功了。
泱泱大玥,四世而亡,满打满算,时间也不过才一甲子。
三王现在都有点后悔了,如果当年老老实实让宋暨削藩,说不定还能当个没兵权的闲散王爷,多富贵几百年。
可这世上从来没有后悔药,皇权摆在面前,也没能有自断其臂的觉悟,哪怕重来一百次,结果都是一样的。
雨淅淅沥沥,落在江南水乡之间。
黑压压的西北铁骑,缓步出现在了杭州城外,震天呼喝,几乎压下了天上雷声:
“虎——”
“虎——”
“虎——”
千军万马的中央,一辆驷马并驱的奢华车架,驶过雨下的白石路面,缓缓来到三王及数千士族的面前。
马车上着‘许’字大旗,车门垂下珠帘,只能看到一袭白袍的
廓。
“罪臣,宋绍婴,参见世子殿下!”
“参见世子殿下!”
杭州城外,战战兢兢的声音响起。
杨尊义扛着丈八长槊,目光并未放在这些和肃王平级的藩王身上。成王败寇,兵强马壮才叫‘王’,俯首称臣的,哪怕是帝王,也不过是一个任鱼
的小
物罢了,不值得他正眼打量。
马车上,许不令没有出声,只是眺望着江南的山水美景。
夜莺身着黑衣,腰悬利剑,站在车厢外,手持刚刚写出来的‘圣旨’:
“圣上诏曰:魏王宋绍婴、豫王宋定安、楚王宋正平,无视江南灾,国危之际拥兵自立、祸
天下,罪无可恕。即
起,自行携家眷,
长安面圣请罪,江南私军就地遣散……”
清冷的声音,成了雨之下唯一的声响。
三王及江南氏族垂首而立,无敢有半句异议。
直到夜莺宣读完圣旨,宋绍婴才附首:
“谢吾皇圣恩。”
“谢吾皇圣恩。”
马车上依旧没有任何回应。
许不令抬了抬手,车架再次启程,走过三王身侧,驶早已经门户大开的杭州城。
杭州城上,欢呼声四起,迎接着王师的到来,庆贺着大玥内
的终结。
当然,也不乏满腹‘天地君亲师’的书生,眼神愤懑,站在群后暗暗痛心疾首,但这三两腐儒,在
山
海的欢呼下,能展现出的只有脆弱和无力。
沙沙沙——
雨落在车厢上,街边小桥流水,映
眼帘。
许不令斜倚软塌,手中持着白玉杯,心思只在一统大玥的成就上停留稍许,便跳了过去,转而望向街边的些许衣衫褴褛的难民:
“夜莺,带去把杭州王家抄了,东部三王的私产也不必送去长安,留下来赈灾救济百姓。”
“好的公子,家抄了,怎么办?”
“男的充军,去北方打仗,的送萧庭府上当丫鬟。上位者言出法随,萧庭既然开了
,就不能让
觉得是玩笑话。”
“要不要我挑两个好看的,给公子留着?”
许不令冷峻的表一愣,继而有些无奈地道:
“我天天被宝宝她们,都不知道能不能活过四十岁,你想让我早点飞升不成?”
夜莺回过来,眼神儿十分认真:
“公子,你可是天下第一,这才多久,怎么就怕了?”
许不令眉一皱,有些不满意了:
“你这丫,越来越没规矩,我怎么会怕?我只是不想让宝宝她们吃醋罢了。男
嘛,要学会克制自己的欲念,不能被欲望驱使,喜新厌旧,冷落了身边
。”
“是吗?”
夜莺眨着大眼睛,从车厢外跑了进来,在许不令身旁坐着,抬手就去解许不令的腰带。
许不令稍显疑惑,捉住夜莺来的小手:
“你做什么?”
夜莺跪坐在许不令的面前,灵气十足的脸蛋儿上满是认真:
“公子不用克制欲念,通房丫,职责就是在老爷欲求不满的时候满足老爷,这是我应该做的。”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