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4、任蝶衣心有算计、张太后厚赏以待(2/3)

吩咐一声即可,何须请教于我?”

有些事情大家心里知道便可,若是全将其摆放明面,也就显得大家浅薄,心中难以装事。

“娘此言差矣,今六宫无主,朕国务繁忙,仰赖尧母总览禁中大小事物,如何能够越矩行事?

自古天子掌外,太后、皇后掌内,乾坤分明,互不侵占,我虽无德,亦不敢有违祖宗成法!”

跟着朝臣混的时间越长,朱厚熜的官腔则愈发娴熟,如今论起道理则是滔滔不绝,出口祖宗成法,进口圣贤章句,让他人无法轻易辩驳。

张太后本就不是善谈之人,且也只是客套一番,并未真想过要反驳,于是故作深思一番:“位号宁嫔,圣人以为何如?”

“惟赖娘娘定夺即可!”朱厚熜依旧百依百顺。

本来今日就是来请张太后拿定,自然是不可能再对此意有何意见,不然何必前来请示?

“既然皇上无异议,便住在广未央宫,等待册封皇后之后,再行与贵妃一同册立!”

既然皇帝没有意见,张太后面漏喜色将其决定下来。

“臣妾叩谢太后天恩!”任蝶衣当即再次伏拜于地,叩首以谢。

须知未央宫乃兴献王所生之地,任蝶衣住在此处,绝对是天大的恩宠。

“自景陵陛下伊始,大宗素来不昌,汝当勉励,早为皇家诞下子嗣!”

张太后对于任蝶衣其实并无太大感觉,诚然任蝶衣为夏皇后宫女,但二人面见次数并不是太多。

日之所以如此客气,而是为了照顾一凡翻儿媳,再则向皇帝示好罢了。

ps:考《明史·卷163 ·列传第一·后妃一》载:宣宗孝恭皇后孙氏,邹平人,幼有美色……妃亦无子,阴取宫人子为己子,即英宗也,由是眷宠益重。

《万斯同明史稿·卷150·列传一·后妃上》载:……或曰英宗实非孙太后所出,孙太后取宫人子,名之其后,钱皇后为帝具言其故,而帝终不自知,生母何氏也!

《罪惟录·列传36卷之2·皇后列传》载:……宫人有子,贵妃子之,得立为太子,是为英宗也!

《罪惟录·帝纪22卷之6·英宗睿皇帝纪》载: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名祁镇,宫人子,孝恭孙皇后以为子。

《明通鉴·卷19·纪19·宣宗章皇帝》:仁宣二年十一月……乙未,皇长子生,上年三十,胡皇后未有子,又善病。孙贵妃有宠,乃阴取宫人子,为己子,上以长子生,大喜,宠贵妃有加。

《寓圃杂记·卷1·胡皇后》:宣宗胡皇后无子,宫中有子,孙贵妃攘为己子,遂得册为皇后,而废胡为仙姑……天顺六年,孙太后崩,英宗尚不知己非孙所出,惟皇后钱氏知其详,亦不言。

八年,英宗大渐,后泣诉曰:“皇上非孙太后所生,实宫人之子,死于非命,久无称号。胡皇后贤而无罪,废为仙姑。其死也,人畏孙太后,殓葬皆不如礼。胡后位未复,惟皇上念之。”英宗始悟,卒如其言,遗命大行尊崇之典。

《名山藏列传·卷之30·坤则纪·孙皇后》:……宫人有子,贵妃子之,得立太子,是为英宗皇帝。

《王鸿绪明史稿·卷160·列传第一·后妃上》:宣宗孝恭皇后孙氏……而阴行计宫中子,宫人子,于是妃眷宠日重。

照这么看来,朱祁镇的确不是孙皇后所生。

但《大明英宗睿皇帝实录·卷之1》载: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讳祁镇;宣宗,宪天崇道、英明神圣、钦文昭武、宽仁纯孝、章皇帝嫡长子,母孝恭懿宪、慈仁庄烈、齐天配圣章皇后。

《大明宣宗章皇帝实录·卷之33》载:宣德二年冬十一月乙未,今上皇帝生,上之长子也,日下五色云见。

《国榷·卷20·宣宗仁宣二年丁未至三年戊申》:丁未宣德二年……十一月……乙未,皇长子(祁镇)生,贵妃孙氏出,日下五色云见。

《国榷·卷23·宣宗仁宣十年乙卯至英宗正统二年丁巳》:乙卯宣德十年……英宗……(讳祁镇)宣宗嫡长子也……生母孙氏……

《皇明历朝资治通纪·卷之十·宣宗章皇帝纪》载:丁未、宣德二年……十一月,皇长子生,赦天下,皇子孙太后所生也。

《万斯同明史稿·卷10·本纪10·英宗前纪》:英宗讳祁镇,宣宗长子也。母贵妃孙氏生。

《罪惟录·帝纪22卷之5·宣宗章皇帝纪》:宣德二年冬十一月,母孙贵妃,大赦。

《明史·卷10·本纪第10·英宗前纪》:英宗,法天立道、仁明诚敬、昭文宪武、至德广孝、睿皇帝,讳祁镇,宣宗长子也。母贵妃孙氏。

《明书·卷8·本纪6·英宗睿皇帝本纪》:帝讳祁镇,宣宗长子,母寿圣皇后孙氏。

《明书·卷21·宫闱纪1》:废后胡氏后……宣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