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朝堂中风向再变、暗风波看似停止(2/2)

林院侍讲,参今科会试同考官,然限克日归还国家书籍。

念在其父有功于朝,圈禁之事则免之,然需手抄《大诰》、《大诰续编》、《大诰三编》各十遍,限一月完成,交由都察院审核。若有字迹潦草、错字,则加十遍!”

杨廷和之赏,乃是绝对要赏,如若不然朱厚熜则无法继续后面之事。

否则杨廷和,必然以各种理由进行掣肘!

虽说眼下他亦拉拢张太后,可昨夜与张太后夜谈,使其明显感觉,宫中那位老太太,并不是什么精人物。

反而略有些蠢!

固然不精明对他而言,非常有利。

然其中之敝,亦不可忽视!

只要谈及张家,此人必然犹如笨猪,为他人情忽悠,故而还是需要做好万全之备!

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

谁也不知道明天的太阳,与暴毙哪个先来!

故而《中庸》有云:「凡事豫则立,不豫则废。言前定则不跲,事前定则不困,行前定则不疚,道前定则不穷。」

人之道,非空口白牙,道理尽在书中,就看能否吃透!

不然同一本《资本论》,有人看了能够坐轮椅,有人看了能够革命,有人看了依然只是面朝黄土背朝天。

且不谈外国典籍是否有存一言多意之事,中国典籍则必存一字多意,非写书人自注,则后人眼里会有一千个哈利波特!

“圣明无过于君父,圣人仁慈慧心,臣等为大明江山贺!为皇明历代祖宗贺!”

群臣对于朱厚熜所决定之意,并无丝毫意见,哪怕满肚子不服,想要弹劾杨廷和言官、清流也不得不在此刻,暗赞一句天子圣明。

首先朱厚熜以厚赏,从而揭开杨廷和,并非如往日一般,乃是全身金光菩萨,无懈可击!

其次再以太傅,以安其心。

太傅一衔实际并无大用,但确是无上恩典。

明朝活文官太傅,到如今一百五十余年,好像还没见到过,倒是李善长封了一个太师。

终明一朝好像活三公屈指可数,故而明清时,又衍生一句俗语,谓:“生晋太傅,死谥文正”。

其意则是,或者若是能够晋升太傅,死了谥号文正,则一生足以。

当然,太傅并非独指,乃是指三公之名位耳!

至于赐蟒服,则同属于恩赐,非御赐不得服之,有违者会被劾奏。

是故,朱厚熜此番也是无上恩典,杨廷和、杨慎二人当即走出朝班,俯首答谢:“臣杨廷和(杨慎)恭谢圣恩……”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