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六章 大良国的科举目的(2/2)

本都是各自发挥,没有一个标准答案。

也算是因考官们的评定而异。

可是最后都会由众考官,丞相、大学士,以及圣上做主,多方交叉审核,很公平,不会因为考官的个人评定问题,继而否定了哪位本该得高分的考生。

比如有的考生写出一卷从未出现过的民生改革。

有的考官不懂,继而会评低分的情景。但在交叉审核之下,根本就不会出现。

可要是都不懂。

那朝廷早该完了。

可也是最后一项的为人师表,怎么教他人知识的考题。

这道题能卡死不少年轻的天才。

总归他们只是自身文学高,记忆好,理解好,可要是教他人,这个就够呛了。

所以也有了这么一个事。

很多历来的大才子,前面题全满分的才子,会被分配到一些小乡里的私塾。

分配他们的帝都书院大人,也给他们说过一个承诺。

只要他们能在五年内,在当地教出十名过乡试秀才,那么可以直接被书院大人保送进‘内阁旁听’。

书院大人,是丞相的第二位学生,化神巅峰的大修士,有这样的保送权利。

张封听到胡大人说到这,也不由想起了前世的科学院。

书院大人,就像是科学院长,但又兼全国各所大学的名誉校长、兼教授。

他的保送名额,分量确实不轻。

被这样人物保送的人,让人听起来,就算不是状元,他也是状元。

大良国也是以‘学到的,一定教与别人’为主。

是一个生生不息,朝廷人才越来越多的无限循环。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