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富国论(2/2)
富论》的书,师父看过之后叹为观止,曾评论此书为‘当今之时,经国济世,富民强军之瑰宝’。”
“亚当·斯密认为构成一国财富的不是金银货币,而是们能够消费的一切生活必需品和便利品,这是国民财富的本质!它既可以通过国内生产、也可以通过海外贸易
换而获得,这就是国民财富增加的原因。因此,他提出国民财富的增加主要有两条途径,增加劳动者
数和提高劳动效率,以达到制造更多的物质财富,官府通过税收的征收来增加国家的财富。”秦睿开始
若悬河的讲起了《国富论》中的观点,毕竟这是经济学三大基础理论之一,被无数国家和经济
士奉为圭臬。
“秦小哥,能否细细解释一下,你说的这些我很难理解啊……”刘健听着秦睿稀奇古怪的名词,满脸疑惑,尴尬的说道。
“……”秦睿有些无语,一脸生无可恋的表,这就是时代的差距,知识的鸿沟啊。“我们以冰糕为例来说吧,冰糕是可以能够满足
们解暑需求,如果我生产出了冰糕来满足这种需求,那么这个时候国家的整体财富就增加了。刘公是否认可?”
刘健喝着茶,仔细的品味着秦睿的话,似乎若有所悟,渺茫间抓住了一点什么,但一时也难以说清。听到秦睿问自己,轻轻的点了点。
“从这点上来看,国家富裕的标志是物质财富的增加,而不是货币的增加!只要我生产出来的东西,国家的财富就增加了。那么国家财富增加的具体表现是什么呢?就是易!
易方式有两种,一种是以物易物,一种是货币
易。所谓以物易物,多见于农村乡下,你家一只
换我家一只鹅,他家针
换你家线脑;所谓货币
易就是用金银铜钱来进行买卖,你出钱我卖货。因为以物易物的
易具有隐蔽
,所以通常不被关注;而利用货币进行
易,尤其是大额
易,为确保双方安全,通常会经过官府建立契约。那么这个时候官府就可以进行征税,国家财政就增加了。我生产的雪糕卖掉了,我挣了钱,国家收了税,财政就增加了,那么很多问题就可以解决了,这样就会形成良
循环。”
“诚如秦公子所言,商税于我大明财政增长有限啊!”刘健听了秦睿的论述后,的看了他一眼,“去岁,我朝赋税二千七百万石,商税总额不足十四万两,杯水车薪啊。”
“刘公这话也就是自欺欺而已。”秦睿言带讽刺的说道:“南宋当年只据半壁江山,商税收
已达万万贯,折合成银也有近七八千万两。即便我朝税率再低,也不至于如此之底。原因无他,只是官商一体偷税漏税而已。”
“……”刘健顿时老脸一红,语带彷徨的道:“这……这……”
“刘公,如果要改变大明的种种弊端,打盘根错节的利益纠葛,不能囿于原来的框架,商税动静最小,而且最易被各方接受。而且发展工商业可以快速吸纳流民,将社会动
因素快速消除。”秦睿看到刘健这种态度,不禁皱起眉来,果然
决定脑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