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买清风,赎朗月(2/4)
勃勃的院子,现在定然已经荒芜冷落的如同一片野地,这般落差与变化无论是谁看到,想必都会心生凄凉。
这片院子,就在张学究居住的府邸后方,算不上近,但也说不上远。与其说这片院子距离张学究的府邸很近,到不如说张学究的府邸距离这片院子不远。因为平时只要没有公事,他大部分的时间,却是都在这片园子中慢慢消磨。
坛庭的年纪要比张学究大了足足百年有余,从他还是个比刘睿影更加年轻的少年时,便差阳错的
了这里。四十来年的光景中,他在坛庭内的住处也换了有七八次。但说来也巧,每一次的住处,却是都距离这处园子不远。但当时他位卑言轻,虽然对这片院子很是喜
,但却
知这并不属于他。不过,这倒也算是一种难得的缘分。
和
之间的相逢,甚至反目,可以说是缘分使然。
多对一片地方,一个物件的留恋与喜
,自是也可以说是缘分使然。便也就是在这般玄妙的缘分下,张学究在坛庭登临了庭令之位,搬到了他在坛庭中最后的出住处,这片院子也就变成了他的所有之物。
张学究总是梦到这片园子,不如说他对坛庭极为思念。坛庭虽然未曾见证他的出生的,但却忠实的陪伴了他的成长。而后又待他活过了最为狂妄的年纪,返璞归真后,坐上了庭令之位。在坛庭上百年的光景里,无数的岁月剥落、侵蚀了许多古殿上镶嵌着的溢彩的琉璃,淡然的褪去了门壁上夺目的朱红。一段段高强起,却是有一片片雕栏玉砌散落。最中央的地方,围绕着那存放着天赐仙书的高塔,却是围着一圈厚厚的松柏。越老而越显智慧,树越老而更感清幽。
坛庭中除了立于中央的那座高塔,以张学究的庭令之身也不能进去之外,其余的每一寸,他都亲身走过。坛庭虽然超然独立,但却自称一方天地,其中还是有四季转,天朗落雨。但无论什么季节,什么天气,张学究都曾曾漫步于坛庭的每一块土地。有时候回去最西边的墓地,为坛庭中死去的
们哀悼。一连数个时辰,却都一动不动的呆立在原地,专心致志的考虑着自己何时也会埋在这里。
即便是庭令,哪怕是最强庭令,终究也是逃不过一死。坛庭虽然声明,若是有朝一能
开了那天赐仙书中的隐秘,定然就会传功于外,让坛庭众
尽皆成就仙功,不死不灭。但张学究知道,这无非是个说法罢了……纵使坛庭掌握了许多外面
间不曾知道的隐秘,也拥有着许多不可思议的力量。但无论是庭主还是他,始终都是
。和外面的乞丐,百姓,豪富没有什么两样。无非他们修武,能做些常
不可为之事。
张学究对自己在坛庭里生活了多少时间,记得很是清楚。但却从来不会计算自己离开了多久,因为他在心里始终不觉得自己是“叛逃而出”。
一个的出生无法选择,只要降临在这世上,便是一个已经发生且不能更改的事实。当着
自己真正领悟到这个事实是无法更改时,便已经保证了它的发生与结果。先前的张学究还会思考自己究竟何时才会被装进棺材,埋进土里。但到了现在,他却是已然清楚死是一件不能急于求成的事
。和出生相同,死对每个
来说都是一件注定要降临的事实。问题就在于这中间的过程,到底该如何把握。
正是因为如此,他才会选择离开。
想通一番道理后,总会变得很安心。眼前的一切不说变得有多么清晰,但也会不再那么可怕。比如当你忽然想起,自己的死敌或许就要找上门来报仇时,又发现还有几
的光景可以用来喝酒,自然会觉得轻松很多,并且很庆幸能够得到这般喘息的机会。
但张学究想要完成这生死之间的过程,却不是一个在瞬间就能完全想的通透,或是出手一次便可以彻底解决的事。毕竟这世间的生灵,都各自怀有不同的矛盾。这问题,怕是能活多久,便要思量多久。
每个的想法始终都在变化,刘睿影觉得像张学究这般,应当是早已定
,其实也不尽然。但好在有些东西是事业不能改变的,比如西北的夕阳,在万籁俱寂的夜即将到来的前夕,平铺在带上。衬托出每一道沟坎,每一条河湾。然而在落
将快要归于沉寂的时分,又会平白无故的升起一阵归巢鸟儿的名叫,让这片天地更显几分遒劲与苍凉。比如冬
里雪地上的脚印,杂
中却有着自己的轨迹。比如秋季中仍然苍翠的松柏,不论树下的
犹豫彷徨,还是欣喜异常,它都会挺立在哪里。
眼下已经快要夏,但这天下却还有地方会在清晨时结出一场早霜。梦里的张学究甚至能够闻见他那院子里的味道。味道无法描述,却能永存于记忆。只有切身的体会过一番,才能够唤醒心中所有的意蕴与热忱。
“多谢了!”
刘睿影拱手,对这张学究纳拜下说道。
张学究手中白骨扇轻轻一挑。
一道轻柔的劲气从中倾斜而出,却是托住了刘睿影的身子,没有让他拜下去。
“不必谢我。”
张学究摇了摇说道。
“若不是学究您出手相助,在下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