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3 机缘说来就来(2/3)

起茶杯嘬一小,没有急着解释,而是平静地问:“你知不知道一个50集的原创剧本,它的平均价格是多少?”

他顿了顿,伸出一根手指晃了晃:“一千万!”

“而一部网络小说的影视版权还不到100万,加上改编费不会超过500万,集数少说也是50集起步。更别说家还自带气。对于一个刚刚起步的行业,原创和改编哪个能更高效更经济地占据市场,不是一目了然吗?”

顾舒不以为然:“你把改编想得太容易了。一部网络小说的字数通常在200万以上,光是通读一遍,就要花费大量力,更何况改编?”

“谁让你们通读了?拿多少钱,办多少事,改编费高的就好好改改,钱不到位的,看个目录,随便改改就可以了。网剧嘛,观众的要求不会太高,不必以上星的标准苛求自己。”

这话听着很刺耳,顾舒心里不悦,不着痕迹地反驳道:“拿多少钱,办多少事,这是生意的想法。编剧的想法是,只要接了活,不管钱多钱少,至少要对得起手里的这杆笔。”

一直沉默的孔友谅出言附和:“我同意顾编的看法。对公司来说,改编的成本低、风险小,但对编剧而言,正恰恰相反。改得好,观众会归功于原著,改得烂,编剧就要出来背锅。”

“更何况,网络小说篇幅长,质量参差不齐,改编难度本来就大,想改出彩更是难上加难。哪怕改编费再高,说实话,我是肯定不接的!”

在编剧这行,孔友谅是出了名的“刺”,在微博上资本恶臭、流量圈钱、丝脑残、观众欣赏水平低下……面对看不惯的事,他的态度一向强硬,哪怕坐他对面的是华影董事长,他也毫不避讳地表明立场。

林肃自然是了解他的,不以为意地笑笑:“二位是业内翘楚,自然看不上这些改编的项目。但编剧部那么多助理、初编和中编,汝之砒霜,彼之蜜糖,他们未必不想要这个机会。”

“二位担心会自砸招牌,可以不署名嘛!这样一来,既把机会让给了新,留下个提携后辈的好名声,又能分一笔改编费,何乐不为?”

从个利益出发,这的确不失为一个好办法,但顾、孔二却相视苦笑,心知双方的出发点和思考方式不在一个频道上,说得再多也只是白费舌。

顾舒抿茶润润嗓子,看似随意地问:“转让份、出售版权,这应该不是临时决定,而是早有计划的吧?”

“是。”林肃点,“去年就开始谈了,当时八字还没一撇,就没告诉你们。”

“那悦读计划收购华影的事,你又打算什么时候告诉我们?”

林肃愕然看向顾舒。

“你……怎么会这么想?悦读的控才百分之二十几,离完全收购还差得远。”

他不动声色地试探。

顾舒微笑道:“腾飞的高管我也认识一些,稍微打听一下,还是能打听到不少内部消息的。”

“唔……”

林肃端起茶杯。

孔友谅见状,知道顾舒所言不虚,诧异道:“悦读真有这个计划?林董,公司不会答应的吧?这几年发展得正好,去年还出品了一部十亿票房的电影,没理由换东家的呀!”

林肃看了孔友谅一眼,默然不语。

华影自07年成立以来,确实出产了不少代表作,业绩也在逐年走高。

可在业绩高增长的背后,是同样高增长的资产负债率。

去年的年报显示,公司的总资产为41.55亿元,总负债为29.09亿元,资产负债率高达70%。相较2019年的62.1%和2018年的52.3%,况越来越不容乐观。

除此之外,公司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净额也在逐年减少,去年更是跌至负值。而随着创作成本的不断提高,行业集中化不断加剧,公司对资金的需求必然会更为迫切。

再加上税务加重、作品滞销、审查过严、监管风、ipo失利等诸多困境,每一道都压得林肃喘不过气。

他需要缓一缓,不用为版权和资本担忧的悦读和悦读背后的腾飞是个不错的肩膀。

当然,这些事他没法跟这帮迂腐文说,也不指望他们能懂。

林肃沉默地看着两

一个是资历厚的元老,一个是妙笔生花的才,华影之所以能在短短十年间跃居影视制作公司的一线梯队,这两功不可没。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

正因为明白这个道理,他才会不惜血本招揽和培养这帮编剧,并且尽可能不约束他们的创作,放任他们自由地生长。

但资本是不讲道理的,有钱的才是爸爸,没钱的只能当孙子。

公司越大越不受他控制,事到如今,他也无能为力了。

话说到这份上,林肃也不想再隐瞒,承认道:“是,公司的确在和悦读接洽。也许半年,也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