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二章 出海的变化(1/2)

削减皇族爵位的旨意很快就传遍了天下,这件事对于普通,甚至是对于大部分官员来说,都没有任何的影响,但是对于皇族来说,却是关乎到他们的切身利益,所以当接到这个消息后,留在大明的皇族也一下子炸锅了。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比如以蜀王朱椿为代表,纷纷上书朱允熥强烈反对,甚至还有叫嚣着要进京找朱允熥讨一个说法。

不过这些亲王皇族们虽然叫嚣的很凶,但老朱早就立下了规矩,他们根本不敢轻易的离开封地,所以朱允熥脆就当没看见,反正政令已经颁布了,而且皇族的册封也需要经过宗府,现在宗府完全把持在朱允熥手中,所以他也不敢这些皇族能闹出个什么。

说起来这些亲王也挺倒霉的,实力最强、野心最大的一批已经出海了,留下的都是一些想要安心过子的,结果朱允熥还给他们来了这么一手,现在他们单力薄,手中的兵权也早就出去了,根本没有和朱允熥讨价还价的筹码。

另外这次的事也只关乎到皇族的利益,对民间和朝堂上来说根本没什么影响,甚至对于官员来说,限制皇族的爵位反而是一件好事,要知道地方上有太多的皇族,对当地官员的管理也会造成很大的影响,所以许多官员对这件事反而十分欢迎。

再加上现在皇族的数量还不算太多,要知道后世时,光是万历年间,皇族的数量就达到了惊的十五万出,到了明末虽然没有统计,但数量肯定更加惊,当然历史上的明朝也发现了这个问题,所以也尽量缩减了一部分,但皇族的数量依然给大明的财政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所以在这种况下,大明内部的皇族闹腾归闹腾,却没有什么实质的效果,最后只能无奈的接受了这个事实。

类似上面这样的改革,这段时间几乎一直在上演,在排除掉藩王这些国内的不稳定因素后,朱允熥也终于可以对国内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当然这也是因为大明的变化太大,如果朝廷不主动进行改革,恐怕社会的变动会倒上层改革,到时引发的动只会更大。

这天一早,李节又被朱允熥召到宫中,他本以为又是商议哪方面的改革事宜,却没想到朱允熥笑呵呵的将一份报递给他道:“你看看吧,有炖和笛儿在大洋洲那边表现的还真是出意料!”

李节接过报打开,结果只见上面详细的记录着朱有炖他们抵达大洋洲的所有行动。

对于这种况,李节早就见怪不怪了,朱允熥虽然支持各个亲王出海,但却也会在他们身边安一些细作,倒不是朱允熥有什么坏心思,而是一种必然的准备,毕竟这些亲王出海时有兵有粮,万一他们出海后不安心在海外发展,反而想杀回大明怎么办?

所以从最初的朱棣,到最后的朱有炖,他们身边都被锦衣卫安了细作,对于这点朱棣等也是心知肚明,不过只要他们没有异心,这些细作也不会影响到他们,算是一种双方的默契吧。

李节把这份报详细的看了一遍,上面记录着朱有炖他们在登陆点建造港,而且还记录了其中的困难,比如着重提到的就是手不足的问题,事实上这一点李节也早就预料到了,毕竟南洋去了那么多亲王,全都需要手建造港和城市,当然会力紧张。

朱有炖在位置偏远的大洋洲,手不足的问题只会更严重,而在这种况下,他们也终于穷则思变,开始派出船队四处劫掠土

本来在南洋一带,抢掠土这种事也有许多在做,只不过主要是以一些商为主,而朱有炖则是第一个亲自下场的皇族。

而且相比于那些商,朱有炖显然更有办法,他很少亲自带捕捉土,而是让挑拨土之间的内斗,事实上土的部落与部落之间也是矛盾重重,许多都是世仇,所以只要稍有矛盾,双方立刻就会发冲突。

有了冲突就会打仗,而打仗就会有俘虏,朱有炖就会从双方手中收购这些战俘,只需要付出一些布匹或瓷器,那些土就会欢天喜地的把战俘送过去。

“好办法,若是他连这个问题都无法解决的话,那还不如早点回来!”李节看完这份报后,也是笑着点道。

对于那些南洋的土,他可没有半点同,特别是靠近大洋洲那边,后世的几场大屠杀,李节可都记在心里,现在不过是替后收点利息罢了。

“有炖看着斯斯文文的一个,竟然被着去做了贩子,我现在也不知道该说什么好了。”朱允熥这时却是无奈的摇了摇道。

都是会变的,更何况在海外无依无靠,只能靠他自己,另外我怀疑这个主意可能是笛儿帮他出的。”李节却是再次开道,正所谓长兄如父,笛儿更是他看着长大的,所以他对笛儿的也再清楚不过了。

“笛儿?她一介流能做出这样的事?”朱允熥听到李节的话也露出不敢相信的神色,在他的印象中,笛儿也就是个贪吃的小丫,虽然后来跟着李节学了不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