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造反他也是第一次啊!(1/2)
“季默,你所说之共和是为何物,可是指从周厉王失政到周宣王执政,西周历经了没有周王的君主专制,而由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的年号为“共和”的十四年?”
种谊问道。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种谊是将门子,但并非不读书,相反他读的书并不少。
折驹和种遏也都是如此,齐齐看向欧阳辩。
公元前841年,西周的统治者周厉王推行政,国都中的平民和中小贵族不堪忍受,起来反抗,将周厉王赶出都城。
当时的执政者,由大臣周公和召公共同执政,所以取共同执政的含义,称共和。
欧阳辩摇摇笑道:“非也,非也。此共和非彼共和,周朝时候之共和,乃是贵族诸侯之共和,而我所欲建立之共和,是为天下
之共和。”
种谊颇感兴趣:“那这等共和有什么特异之处,或者说,该怎么作。”
听到种谊的提问,欧阳辩微微一笑,这个问题他想了许久,正好今说出来与这个时代的
共同探讨一番。
“所谓共和,有西方之古希腊和古罗马的民主共和制和贵族共和制,然而西方之共和,与我国之国并不相同,所以,我想根据我国国
,制定出符合国
的共和,我称之为‘民主集中制’之共和。
所谓民主,指民所享有的参与国家事务和社会事务管理或对国事自由发表意见的权利,这一点并无困难,我国之民众,只要通过读书科举,便可以参与到朝政之中去,形成专业的文官集团。
所谓集中,便是解决所谓‘天下不可一无君’之状况,所谓‘君主’,并非一定要是皇帝,我们可以组成一个内阁。
内阁便像是如今的政事堂一般,有五到七位执政官一同执掌,每四到五年,便进行重新推举。
如此便没有能够获得皇帝一般的权力,这般一来,天下便不是一家一姓的天下,而是是天下
的天下,你们觉得如何?”
种谊几面面相觑,一会之后种谊苦笑连连:“季默,你这想法,当真是……唉。”
欧阳辩:“……异想天开?”
折驹苦笑道:“季默,或许你的想法是对的,或许这种想法也可以实行,但在当今这等况下,你若是想让
加
,便要给
以可以理解之希望,你当皇帝便是最大的希望。
你说什么执政官、什么内阁,乃至什么共和,俱都是天上之楼阁,看着美妙,但我们够不着,如之奈何?
我们当然是相信你的,但其他可未必相信,届时无果很多
心存疑虑,那么事不成,咱们可都要成为殉道者了。”
欧阳辩闻言,也跟着哭笑不得起来。
种谊折驹说得都是老成谋国之言了,他们说得非常有道理,共和不共和的,其实大部分并不在乎。
因为他们想要的可能并不是什么天下大同,他们想要的是自家的荣华富贵,这也是之常
。
哪里有那么多心怀天下,即便是心怀天下,那也是怀着得到天下后能够获得什么。
不过还不能谴责他们,世间之理想主义者毕竟是少数,天下熙熙攘攘皆为利往嘛,如果不给他们一个看得见的利益,谁又愿意跟随?
还有什么利益是比从龙之臣更大的呢,如果没有这个利益,恐怕大多数都不会愿意提着脑袋来共事的吧?
种谊劝道:“所以季默,你若是想要成事,便得有这么一个名,等坐了天下,到时候何愁不能从容布局?
即便我们要花十年得到天下,届时你也不过是四十而已,到时候,你有大把的时间可以培育这么一个政体,你说是吧?”
欧阳辩赞叹道:“寿翁真无双国士也,考虑事十分齐全,
悉
心,好,此事在咱们没有成事之前,我再提也不提。
这里多
杂,还是到我的书房去吧,咱们好好聊一聊。”
几换了到了欧阳辩的书房里,外面派了
驻守,几
得以畅所欲言。
几激动不已,即便是欧阳辩,也是激动难以自已,
之所以淡定,要么是经历同样的事
多,要么就是关系利益不大,才能够视若等闲。
可若是第一次,又是关乎身家命的大事,谁又能够真的能够淡定自若?
欧阳辩也不行。
毕竟,造反他也是第一次啊!
欧阳辩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种谊、折驹、种遏是他的第一个班底,若是连他们也信不过,都得藏着掖着,那么以后的事也就不用
了。
欧阳辩历来信任团队的力量,他搞商业、办银行、兴工程、改革新,无不是依靠大众的力量。
他被称为大宋之无双国士,但他不能当真认为自己能够承担起所有的事
,所以他将他考虑了许久的计划说出来,希望得到种谊等
的补充。
不过等他拿出计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