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四章 谋一域(1/2)

原部族的首领们也都清楚这次大举进犯并不是条件成熟,准备重占中原复立大元,而是一次迫于天灾的无奈之举。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白灾之下大多数牧民是活不下去的,以游牧民族的特,活不下去绝不会等死,而是得去劫掠他,无论是鞑靼还是瓦剌都清楚他们只剩下两个选择,要么内部互相杀伐劫掠,要么将压力转移出去。

这种况之下侵,失败基本已经是注定的了,区别就是能耗损掉多少,能不能以部分牺牲换取到一些成果。

当然了,这对大明来说就是无妄之灾,打赢了也是帮他们减轻负担,这种气候原牧民都在原活不下去了,大明就更别想反攻劫掠了牛羊了。

朱标看完奏章后门外有传来动静,胡惟庸傅友德等军政重臣依次内,老朱直接说了句免礼,然后就招手将傅友德等勋贵叫到身旁指点起地形图,而朱标则是将奏章到胡惟庸手中。

等众迅速阅览过后就围在一起商讨起来,这次进犯比预想中的早了半个月,蒙古那边大军恐怕都还没有集结完毕,如此匆忙也证明了那边的局势有多恶劣。

也速迭儿不是无智之,用兵也有章法,本来就优势不大,还在各部没有协调完毕就直接莽攻,只能说明其内部矛盾重重,而且粮严重不足,只能刻意先消耗一些刺儿部族。

会议开了一个时辰就结束了,兵部以及大都督府的官员今晚是别想休息了,户部也得跟着忙,这打仗打的就是后勤,各种补给永远没有够用的时候。

等众走后朱标才开道:“蒋瓛所言恐怕有夸大之处,胡惟庸就算再蠢也不至于跟也速迭儿那边勾结过。”

朱元璋面无表道:“勾结不清楚,但他们私下通过毛骧有往来却是真的。”

亲军都尉府原本就有拉拢离间原各部的任务,所以毛骧能在其中牵线,只是不清楚胡惟庸同也速迭儿达成了什么约定或者共识。

前些子蒋瓛送来密奏的时候朱标确实一惊,当朝丞相同蒙古大汗有联系可太惊了,朱标都怀疑是不是蒋瓛为了尽快上位构陷的毛骧。

不过此事真假就目前来说也无所谓,胡惟庸虽贵为丞相,朱元璋目前为了钓鱼对其放任自流,但他的权势还是受限于文臣集团,对北方战事能产生的影响微乎其微。

至于大明对北方的战略部署从没有想要掩盖什么,收复了燕云十六州这等战略要地之后,蒙古骑兵再想像以前一般仗着机动侵扰朝廷后方或者切段大军军需供给已经是不可能的了。

何况胡惟庸也不会那么蠢,为了让必败的蒙古占些优势就把自己露出去,说到底他们俩也不是一路,只不过是两个弱势者互相抱团,准备互相利用罢了。

“此战恐怕要持续两三个月,但战势最激烈的就在这一个月中,一个月后就会有部族退去了。”

朱标了然的点点,这就是蒙古如今最大的问题,各自为政无法将战力集中,也速迭儿虽然自称蒙古是北元皇帝,蒙古帝国第十八代可汗,尊号卓里克图汗,但依旧整合不了鞑靼诸王。

忽必烈以及其子孙的胜利延续了上百年,他们怎么可能真心臣服于阿里不哥的子孙,那就等于是要否认自己族上所有的荣光,这在蒙古的传统观念中是不可接受的。

所以一个月内,如果攻不了大明的御守,不能南下劫掠弥补自身,那么鞑靼诸王的部族定然是要后退的,转去刮分那些死伤惨重或者没有相应号召的部族。

瓦剌同样如此,也速迭儿的威望最多值得瓦剌拼一个月的命,再多就不可接受了,当今瓦剌的真正首领是绰罗斯·孛罕,其老谋算,也速迭儿也只不过是他利用的工具罢了。

其实蒙古这个时候还保留着一定的汉化,有不少通兵法韬略的才,毕竟元朝近百年的统治,还是拥有一些底子的。

如果都能齐心协力,那么今年这场仗,朱元璋必然是要赶到北方亲自坐镇的统御的,实在是北方战线拉得太长,需要极快的决断力。

大明作为防守方,定然是没有攻方那么灵活的,如果蒙古愿意付出一定的牺牲,行声东击西之策,那么一部分锐依仗其灵动,说不定真的能突防线劫掠北方州府,给大明造成极大的损伤。

但就是因为各自为政的原因,战略部署很难下达,原本战无不胜攻无不克的蒙古铁骑成了游兵散勇,只能说天道好回。

虽然朱标没去边线,但也清楚蒙古许多小部族都是被强而来的,攻城时身后就是瓦剌鞑靼贵族率领的督战队,不上则死。

这些小部族青壮损失殆尽之后,其部族也好不了,本来就很可能挺不过白灾,何况还有祸在其后,原这个时候就真的只讲弱强食了。

“父皇可有意扶天宝上位?也速迭儿此役注定失败,鞑靼诸王更不可能服气了,那他这个名不符实的大汗对瓦剌的作用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