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2章 渡种(第五更)(1/2)

刘姓书生没有理会陷狂喜中的刘二狗,反而皱着眉琢磨了半晌后忽然对另一个书生问道:“吴兄,当年倭来我大宋渡种,你……”

“我什么?”

吴姓书生哼了一声,说道:“那倭身高四尺,有如童,你当我下得去手么?”

说完之后,吴姓书生难免又有些疑神疑鬼的对刘姓生书问道:“莫不是你……”

“……嗯。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艰难的点了点,刘姓书生道:“当年我看那倭身材娇小,可堪玩,难免就着了她们的道,如今……”

愁啊。

当年怎么就特么没管住下半身,不小心着了那些倭的道,如今却不知那个倭有没有怀上自己的种,万一要是怀上了,自己以后该怎么和孩子相认?总不能让自己的孩子也被抓了劳工吧?

可是这话又说回来了,当年的春风一度……万一这孩子生得不像自己,反而跟倭一个鸟样儿,那还不如眼不见心不烦,让他被抓了劳工算球,也省得辱没了先

就在刘姓书生愁肠百转的时候,吴姓书生的脸色也不怎么好看。

吴姓书生关心的不是刘姓书生当年一夜风事儿。毕竟,就算没有倭渡种这事儿,自己这些在没有进皇城司以前也没少,现在再疼这个问题根本就没有任何意义。

吴姓书生关心的是倭渡种这件事本身。

渡种这事儿不是大宋所独有,而是起至于前唐之时。当时如果有海商乘船东至本,那些倭国的贵族就会安排一些俏丽的子伺寝,如果这海商长得再高大威猛一些,伺寝的倭就会有好几个。

到了大宋之时,这些倭已经不满足于海商东渡了,而是选择了不等不靠,直接派出大量的倭(一次有二、三十个倭)到泉州、明州或者其他的港停船靠岸,遇到宋便“择端丽者以荐寝”。

甚至于争着抢着要渡种的还有回鹘。宋洪皓在《松漠纪闻》中记载,回鹘的年轻子未嫁前有与宋朝汉先“同居”的传统,而且父母会自豪的说:“我儿曾和哪个汉同居生活过!”

当然,回鹘的事儿归回鹘的事儿,那边怎么样暂且不去说,反正现在回鹘基本上跟宋没什么区别。但是问题出在了倭国这边——鬼特么知道到底有多少倭跑到大宋“渡种”,又有多少倭渡到了种……

那些孩子不能把他们算倭吧?若是让那些被渡了种的大宋百姓,尤其是像刘姓书生这样儿的,如果让他们知道了自己在倭国有后,还被抓去做了劳工,这踏马就有点儿好说不好听的意思啊……

就在吴姓书生满脑子都是该不该让这些孩童认祖归宗,该如何区别这些孩童跟普通的倭时,刘二狗却忽然开说道:“在倭国待了这许多天,小的倒也让打听到了许多关于渡种的事儿,不妨说与先生听?”

待吴姓书生点之后,刘二狗便开说道:“据下面的几个青皮回报,说是渡种这事儿古已有之。

如果有哪个倭能成功的来到大宋并且成功的渡种回去,那她们的父母不仅仅可以息这的说他们家儿跟宋睡过,而且还生过宋的孩子,这样儿能极大的抬高她们的身份和地位,以后能嫁个好家。

至于渡种而生的那些孩子,在倭国不仅不会受到歧视,反而一生下来就会被倭国的各路公卿诸侯们领走,从小当成贵族来教养。

所以,普通的这些倭里面,是不会有渡种而去的宋子弟的,先生无须担忧。”

听到这里,吴姓书生的眉才缓开了一些,刘姓书生脸上的翳之色也消失不见。

“算了,等回把这事儿上报给官府,看看朝廷怎么说再做决断。”

刘姓书生忽然叹了一声,说道:“刘某不孝,有辱先啊!”

吴姓书生摇了摇,岔开了这个让纠结闹心的话题:“说起来,这一次抓了有七千个劳工吧?”

刘二狗一听吴先生又提到了劳工,顿时就兴奋了起来,说道:“不错!七千多个,只多不少。如果这一路顺利的话,估计最少也能有七千个劳工活着到大宋。”

吴姓书生呵的笑了一声,说道:“你先别高兴的太早——劳工这东西少了值钱,多了可还值钱么?再退一步说,就算蓬莱县愿意用五贯钱一个的价格来收你的劳工,可是他蓬莱县有那么多钱么?”

被吴姓书生这么一说,刘二狗顿时有些傻眼。

虽然不曾读过书,但是不学有术的刘二狗也知道物以稀为贵的道理。

最关键的是,蓬莱是真特么穷,不说整个县都穷的叮当响吧,反正也别指望蓬莱县一次能拿出来三万多贯钱买下七千多劳工。

想了半天也没想出个解决办法来,刘二狗顿时有些犯愁,躬身向着吴姓书生和刘姓书生拱手道:“请先生教我。”

刘姓书生摇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