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开源节流(1/2)
李世民算是一个勤俭节约的。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这一点,他跟李渊还是有明显的区别的。
当初李渊登基之后,虽然不能说毫无建树,但是该享受的东西,却是一点也没有错过。
大兴宫中,各种各样的宫和太监有将近万
,这个数量绝对是超过需求的。
所以李世民登基之后,自己的位置一坐稳,就开始有了以身作则,勤俭节约,开源节流的想法。
“陛下,这宫中那么多贵,要是一下裁撤了太多的宫
和太监,那谁来伺候贵
们呢。”
虽然房玄龄是挺支持李世民的决定,不过该关心的还是要关心关心。
“这次只是尝试下的先裁掉三千宫和太监,并不是一次
的把冗余
员全部去处,不会有什么影响的。”
很显然,李世民的这个想法,是经过思熟虑的,不会轻易改变。
“这些太监和宫,许多
从前朝开始就在皇宫之中生活,除了伺候
,已经没有了其他什么本事。
虽然说朝廷也可以把他们送回原籍,但是有不少可能本来就是无父无母了,才会进宫当了太监。
再说了,就算是家仍然健在,不少太监和宫
也不见得愿意回去。
到时候这么多出了宫,生计也是一个问题。”
萧瑀考虑的问题比较多,自然是不想看到这些宫和太监被赶出皇宫之后,活不下去的场景。
这对于李世民的声望来说,其实也是一个打击。
“陛下,萧相的这个担忧,微臣倒是有一个解决的办法。”
长孙无忌灵机一动,突然想到了一个一箭双雕的好主意。
“什么办法?”
果然,李世民很感兴趣。
毕竟萧瑀说的也都是事实上,要是没有办法解决这个问题,那么别说是以后继续裁掉员,,就是现在的三千
,也是一个大问题。
“那个秦大郎不是在城外有一个规模巨大的羊毛线作坊吗?这些作坊从开始修建到现在,一直都处于扩张之中,每个月都需要招募一批员。
并且他们招募的往往都是以子为主,既然如此,陛下何不
脆就把裁掉的宫
全部都
给秦家的羊毛线作坊来安置呢?
至于那些太监,其实也可以考虑让秦大郎帮忙解决一部分。
我听说秦家在城外也正在修建一座别院,规模甚是庞大,到时候肯定是需要大量的仆的。
反正秦大郎挣钱的本领很高,那琉璃镜子就跟一个金矿一样,源源不断的为秦家提供了大量的收益。
甚至连新宫殿修建的巨额资金,他都能够妥善解决。
既然如此,些许太监的安置,想来也不在话下。”
长孙无忌这话一出,不少都忍不住点了点
。
秦协道最近一年折腾出来的动静,大家都是很清楚的。
要说长安城中,谁最有可能想到妥善的办法解决这三千的安置问题,那肯定是秦协道莫属了。
“陛下,微臣觉得无忌说的很有道理。虽然秦大郎现在不在长安城,但是陛下召他回京的圣旨已经发出快一个月了,想来秦大郎这几天就差不多可以回到长安城了。”
高士廉作为长孙无忌的铁杆支持者,自然知道这个提议的好处。
能够给秦协道挖坑,又能解决李世民现在面临的问题,何乐而不为呢?
“陛下,那些宫伺候
的本事是挺强的,但是要说在作坊里
活,未必就是很擅长。
特别是第一批裁掉的员,不少都是上了年纪的。
还有那些太监,秦家哪怕是修建了别院,也不需要一千名太监来伺候自己啊。
这些的安置,估计会比较麻烦呢。”
杜如晦还是比较公道的说了一句话。
毕竟,这些要是
给他,他还真是没有办法安置。
但是也不能一味地甩锅。
“克明,我们想不到办法的事,并不意味着秦大郎想不到办法。
当然,你要是担心朝中有弹劾秦家擅自使用大量的太监和宫
,这个问题其实很好解决。
陛下到时候下一道旨意就行了。”
长孙无忌不等杜如晦把自己的话全部说完,就赶紧找了一个由堵住了。
好不容易看到李世民心动了,要是改变了主意,那就可惜了。
“应该不用过几天,秦协道就回京了,不如到时候陛下直接问一问他的看法。
如果他自己觉得没有问题,那自然是皆大欢喜。
如果他有什么困难,我们也好想办法看看怎么解决。”
房玄龄最终也站出来说了一句公道话。
自己的儿子如今可是跟在秦协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