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4章 白猫黑猫(1/2)

颐和园中,朝会结束之后,李世民跟往常一样,将长孙无忌、房玄龄等大臣留下开了一个小会。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这段时间,大唐可不算安稳。

各种各样的事层出不穷,李世民也有点疲于应对。

“陛下,东突厥那边,他们内部的动是越来越频繁了。上个月有好几个部落受不了颉利的新政,跳出来闹事,不过被镇压了。

微臣觉得这是一个攻打东突厥的好时机。”

作为军中将领,尉迟恭肯定是好战的。

不过,他的这个提议立马就被房玄龄反驳了。

“不妥!虽然东突厥现在内部有点混,但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他们的国力还在,不适合轻举妄动。

并且我们去年刚刚签订了渭水之盟,现在就违背盟约的话,信义上也容易被抓住把柄。

最关键的是我们也还没有做好准备,如果缓个几年再动手,胜算会高很多。”

房玄龄也不是那种文弱书生,啥也不懂。

上马能带兵,下马能治民。

这是贞观初年许多大臣都具备的能力。

“眼下确实不是最佳时机。东突厥的国师现在依葫芦画瓢的照搬我大唐的政策,迟早会把突厥内部搞得更加混,那时候才是我们最适合的动手时刻。”

萧瑀也站出来提出了反对意见。

其实他比任何都想要早点攻打东突厥,因为他的姐姐萧皇后,如今还在东突厥呢。

不过,正因为如此,连他都认为现在不是出兵的好时候,大家还是比较信服的。

所以话题很快就转到了其他地方。

“江南道今年的况也不是很乐观,上半年刚刚遭受了难得的旱灾,最近似乎飓风又比较多,估计今年的收成会大受影响呢。”

房玄龄想到自己那个不靠谱的儿子现在还在明州,心立马就不美了。

“话说朝廷已经安排秦协道作为赈灾使前往明州,想必他那么善于捕鱼,应该能够凭借天时地利,好好的解决江南的灾荒问题的。”

长孙无忌一如既往的说话不嫌腰疼。

“没错,江南道的事,估计没有那么严重,除非秦协道藏着捏着不拿出真本事出来。”

高士廉也在旁边捧了一下。

这种他们认为明显做不到的事,却是故意把秦协道捧得那么高,显然是希望秦协道能够摔得惨痛一点。

不过,也不知道是不是就那么巧,一旁匆匆进来的李君羡,恰好听到了他们两个的说话。

然后神很是怪异的递给了李世民一个奏折。

“嗯?明州百姓每户可分到两条大黄鱼,每条五六斤重。之后可以凭借着两文钱一条的超低价无限量的购买大黄鱼?

这秦协道,他真的找到捕捉海鱼的方法啦?”

李世民一目十行的将这个稍微有点厚度的奏折给看完了。

然后脸上非常的彩。

“陛下,明州那边来消息啦?”

一向很看不上自己二儿子的房玄龄,这一次却是比谁都积极。

虽然奏折里不见得会提到房遗的消息,但是从蛛丝马迹之中,房玄龄也能推断出房遗在明州的况。

“诸位都看一看吧!这明州百姓的子,可是比诸位都要过得舒服了,每天大黄鱼吃到饱,都不用吃饭了。”

李世民的心一下子就变得非常好。

至于奏折中提到的修建晒盐作坊和造船作坊的事,自然是没有任何意见。

甚至他还同意了让将作监安排一批锐的匠去支援秦协道。

算是一下子就解决了秦家底蕴不够厚的大问题。

“这……这怎么可能?每天出海几个时辰就能捕捉到满满的一船又一船的大黄鱼。这捕鱼要是这么容易的话。哪来的明州饥荒?”

高士廉看完之后,显然不能接受这个结果。

自己明明是想要把秦协道坑到明州去的,结果反倒是立下了大功?

等他这一次回到长安城,陛下岂不是又可以找到机会给他升官了?

哪怕是官位没有变化,但是那种简在帝心的待遇,可不是一般能够享受的到的。

“确实有点奇怪,奏折中没有写明具体的捕鱼方法,只说是每天都能捕捉到至少几十万斤的海鱼,甚至是上百万斤的海鱼,这也太夸张了吧?”

长孙无忌也表示了质疑。

“陛下,虽然秦协道如何捕鱼,我们还不是很清楚。但是明州百姓是否真的天天有鱼吃,是否真的解决了饥荒问题,这个想必很快就能收到明州府的奏折。

到时候两边比对之下,况自然就清楚了。秦协道汇报的这些事,只要随便查一查就能知道真伪,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