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1章 狗子的逆袭(1/2)
小吏撸起袖子开始下场亲自纵着被改装过后的直犁。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直接在县府后院的一小片空地上纵了起来,县府准备的有牛,先前也都体验过,了解过具体的
作。
所以实际作起来并不难,虽然不太顺畅。
“县丞,好像的确比先前轻了一些……”小吏有些犹豫不定。
“去喊几个农夫!”陈集心中一喜,连忙嘱咐道。
对于这次的事,没有一个县敢糊弄的。
单靠汉王的一道命令就能让境内各县如此卖力?
自然是不可能的。
连带着命令一起下来的,还有两条警告。
凡发掘采纳者,后据实际
况论功行赏。
凡被斥候汇报玩忽职守者,革官免职。
除了这两条,王庭还给了一份指导建议手册,陈集现在准备的这些,包括正在用的这些,都是依照这份手册提前准备的。
很快,几名在前院帮着无聊站岗的农夫匆匆赶来。
熟练的纵着新犁,各自体验了一番。
“县丞,此犁的确比旧犁省一些力气,不过俺感觉应该没有两成……”
“对,用的时候感觉有些不太顺畅,那犁刀总感觉随时会掉一样……”
“嗯,俺也一样……”
“嗯,有劳各位了!”陈集满意的点着。
这个答案不意外,但也没有失望。
狗子已经提前告知,这是临时改装的,存在一定的问题。
例如说不太顺畅,感觉会掉这个问题,其原因就在于它是改装的,固定的接都是临时搞出来的。
按照新的布局去打造一新犁,这个问题便会迎刃而解。
同样因为这个问题,所以这些耕种一辈子的农民才会觉得没有两成。
狗子所谓的两成,是一具完整的新犁。
“召集工匠!”陈集朝着小吏嘱咐道。
这些全都是现成的,甚至为了加快速度,他们直接将一具新犁拆分。
需要更改的部件直接拿着原料开始打造,其他的部件则用拆下来的旧犁部件。
仅仅一个下午的功夫,一具新犁便搞好了。
不顾夜色来临,陈集再次将几名农夫招来,逐一试验了新犁。
最终,经过一番测试,几名农夫纷纷表示差不多能省两成的力气。
对于这个结果,陈集大感惊喜。
直接在县府将狗子安置了下来,翌清晨,从县城守军中借调了一队
马,带着新犁与狗子一同前往郡城提
任务。
砀郡的郡城本在睢阳,但睢阳当下还不是汉土,且汉境在砀郡拥有的城池也不算多。
所以便将郡城临时设置在了大梁,那里是魏国旧都。
而现在魏王咎的都城,则是在临济,距离大梁不足百里,间隔一条大河,属于东郡境内。
新犁好不好用,农夫说的才算,到了郡城,测试的场地更大,要求也更为严格。
数十农夫,数十牛,在城外的官田
歇牛歇犁不歇的连续试验了三天三夜,发现这座新犁的确要比旧犁好用的多,而且还省力。
连续三天三夜的高强度测试,也没有出现什么大问题。
于是,陈集等打道回府,郡府派
带着新犁与狗子一同踏上了西进国都之路。
……
王宫内。
王不饿现在也是有些疼。
对于农具类的东西的确好辨别,好不好用,拉出去试一试就知道了,效果立刻可以看到。
但是其他方面的一些东西,就没那么容易看到效果了。
听着二位丞相的汇报,王不饿也是觉得有些哭笑不得。
某县上报,治下某乡某村某进献提高产量之策。
听着是挺高大上的,一看内容。
得嘞……
将粪便倒缸中,盖上盖子,用时加水,如此,产量方可比周边高约一成。
这个办法王不饿当然知道,粪便的发酵过程嘛。
但仔细了解之后才知道,这个时代的用法跟后世农村不一样。
发酵的办法并不完善,而且没有一个统一的模式,各家有各家的方法。
但是在用的时候,没有发现有加水稀释的。
这就比较难受了,不加水,便只能少撒,避免同一区域内密度过大而导致烧死庄稼。
所以,施肥这种技术活,一般都是有些年纪的耕种老手的,新手上去咔咔咔的一通猛
,粪便也
费了,地也种死了。
“令其归乡休整,开春前返回洛阳准备官田测试,测试期间,年奉五十石。”王不饿直接开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