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五百推荐票加更章~)(1/2)
其实蛇汤里再加些酒会更好吃,但沈易遥并没有动那两瓶汾酒。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在原主的记忆中,这个年代散装酒都要六毛一斤;
瓶装酒……像二锅一类的都在一块一左右一瓶;
茅台八块一瓶;
汾酒和竹叶青三块一瓶。
在这个一毛钱能买十块水果糖,还能攒十张漂亮包装纸的年代,三块钱等于农村一家一个月的全部花销。
有的过得紧些,可能连三块钱都花不上。
就算家住在镇里、县里的职工家庭,一个月的花销都不会超过十块。
城里比较富足的,一家
一个月的花销也不会超过三十块。
小县城的学徒工,工资都在十五到二十四块之间;正式工月工资三十六块左右;特殊工种最高也就四十五块月工资,工阶层还没一
超过五十的呢。
像沈父伤退之前坐到了营长的位置,刨去常花销,攒出四百块钱来,也得两年时间。
当然,沈父带着闺落户大柳村时,身上肯定不止四百,他还盖了房子,置办了家当呢。
就是原主那五十五块八分钱,也是原主攒了十六年的家当。
其中绝大多数是过年时她收的压岁钱。
大来源于沈父,也有家属院里跟沈父不错的战友们一
给个几毛几分的。
也有平时沈父让原主打个酱油买个东西啥的,剩下来的零,随手也就给了她攒着。
原主也很听话,并不会花钱。
她自己要买什么的时候,也都会提前跟沈父打报告,得了同意才会从小包包里掏钱去买。
且她说买什么,买多少,都说到做到,从不阳奉违大手大脚。
不得不说,沈父把原主教的很好。
这年,谁家办个红白喜事去吃席,随礼都是带俩
蛋、一把菜,或者一点杂粮啥的,就算心意到了。
能正经随五毛钱的,都算关系很好的了。
要是谁随了一块以上,不是血亲长辈,那就是打小穿一条裤子长大的老铁。
关系杠杠地,没话说。
而娶个媳的彩礼,除了三转一响,四季衣服,三十六条腿之外,就是七十块钱。
在农村,七十块钱一般会被换成粮,按照大柳村一工分核一毛四,一工分可换一斤杂粮来算,娶个媳
进门要用五百斤杂粮做彩礼,这是最基本也最被看重的了。
大柳村目前为止,真买得起三转一响的家,百十来户里仅有两家,一家是大队长家,一家就是老三辈儿都是村长的柳家。
沈易遥琢磨着那三转一响,好像是自行车、手表、缝纫机和收音机。
除了收音机四十块左右,其他三大件都在一百五左右的价位,沈易遥再想那四百块的时候,就有点儿眼神莫名了。
四百块看似巨款,真要认真清算清算,放在农村小康家庭结个婚都还不够的。
在沈易遥的时代,亿万富翁才是富豪。而在七八十年代,万元户在普通眼中,就是顶顶了不得的了。
重活一回,沈易遥并不想再委屈自己,手里这四百……还真不够点什么的。
她一边琢磨着未来的小子该怎么过,手里的活儿也没放下。
收拾好小屋,检查过厨房,等她彻底对这个家的家底有了数儿之后,大锅里的水也烧开了。
沈易遥脆在暖烘烘的厨房正中空地上放了大木盆,舀了水,痛痛快快洗了个澡。
农村洗澡是真的不方便,洗过澡还要再舀一盆水洗。
好在沈易遥在末世十年,更糟的境遇都遇上过。
现在能安心睡觉,还有吃有喝,不用担心病毒感染了粮食,每一空气也都那么清新自然,她是真心感激而又知足的。
洗的时候,沈易遥还冷不丁地想起了郭叔儿千叮咛万嘱咐着,不让她洗
,后脑不能沾水来着。
但她早就调理好了上的伤,原主的脑袋本来就三天没洗了,她又躺了不知多少天……她都感觉脑袋脏的不能要了,再不洗就要给虱子絮窝使了。
洗第一遍的时候,香皂打上去,发都不起沫,水也发黑浑浊得不行……沈易遥庆幸自己热水留了半锅,要不都不够她祸祸。
洗第二遍的时候,这发可算是起沫了!
沈易遥再用清水投了一遍,水还不清。
她皱了皱眉,没想到长发这么难打理。
锅里还剩半瓢热水,倒盆里也不够啥的……
她想了想,脆舀出来,往瓢里兑了凉水,直接照着
上浇。
这下子可算浇透溜了。
沈易遥又照着原主的记忆绞发,可长发不仅洗起来麻烦,等它
也很麻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