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五十三(2/3)
越往上,位置越少啊。
再加上中国的老传统,党同伐异,哪怕是阉
,也逃脱不了这个习俗。
所以啊,戴义这才敢来这么一手。
看着美滋滋的戴义,萧敬上前两步,没有如沐春风的问候,只有狠狠的一掌。
这一掌,打的是戴义
晕眼花,
了方寸,跪倒在地,也让其他
心里一紧。
“还愣着什么,还不快去把何鼎的奏章取来,耽误了时辰,咱家紧了你的皮。”
有手忙脚
的上前翻着,然后小心翼翼的呈给萧敬。
萧敬一刻都不敢耽误,将将要出门,扭过,看了眼地上的戴义:“好好跪着,等咱家回来,想想自己哪做错了。”
撂下冷冰冰的一句话,萧敬也不回的离去。
暖阁外,传来萧敬气喘吁吁的声音:“陛下,陛下,何公公的奏报取来了,取来了……”
紧接着,就看着萧敬一副有些上气不接下气的模样出现在暖阁内,看起来,一路小跑来的。
弘治皇帝身躯一震:“快,呈上来。”
萧敬气喘吁吁的呈上,弘治皇帝一刻都不愿意多等,急不可耐的看了起来。
怎么说,何鼎的奏章写的极其不要脸了,完全没了下限,好像一切的功劳都是朱厚照的。
奏报里,朱厚照如同诸葛亮在世,谋划千里,如何教导他种地,又是如何重视云云,好像这土豆不是他何鼎种出来的,是朱厚照在京师种出来的。
后面,还附有何鼎种地的心得。
弘治皇帝看了一眼,洋洋洒洒竟是有万字至多。
弘治皇帝突然想起,若是没有记错,当初刘瑾种瓜的时候,也是有万字左右吧。
弘治皇帝悬着的心,总算是放了下来。
三条线,都指向同一个事实。
这事,是真的。
弘治皇帝已经激动的无法克制,眼睛都红了,只是喃喃自语:“三十石,三十石啊,天佑大明,天佑我大明啊……”
众一震,这事,稳了。
三十石的粮食,这将意味着什么?这是前没有
敢想的。
这将意味着,历代王朝无法做到的一件大事,将有可能在大明实现。
岁无饥。
哪怕是有着富宋之称的宋朝,那也是达不到的啊。
若是真的如此,那可就是老天爷太给面了,这是真的要让老朱家万世做皇帝啊。
刘健等纷纷跪下,跟着打呼:“陛下圣恩,天佑大明啊。”
萧敬也是一副激动难耐的样子,痛哭流涕:“陛下,陛下,这是上天赠给咱们陛下,赠给大明的厚礼啊,陛下,陛下……”
弘治皇帝突然一顿,眼里光一闪,带着无比自豪的语气喊到:“不,这是我儿的功劳,这是我儿厚照的功劳啊。”
萧敬顿时噎住了,这次,好像马拍到马蹄子上面了,怎么陛下这次,一点都不谦虚,直接就把功劳送给太子了啊。
弘治皇帝之所以不谦让,就是明白其中的要害。
这笔功劳,本来就是太子的,如今,太子得此良种,太子的威望,将会前所未有之高啊。
自己这个傻儿子后,才能真正坐稳龙椅啊。
这下子,刘健很识趣的喊起来了“太子贤德,造福苍生。
甚至,还喊起了一有庆,兆民赖之这句之前自己还觉得很
麻,不要脸的一句话。
弘治皇帝大喜之余,突然想起了什么,“对了,这什么,什么,对,土豆,此物在何处?
对了,还在路上,此等神物,万一落在贼之手如何?
不妥,不妥,张卿家,你从京营挑一支马,即刻,即刻去护卫土豆进京,路上万万不可出差错。
事急从权,朕命你务必稳妥,可明白了。”
“老臣接旨,老臣这就带兵出京”,张懋也是激动难耐,这辈子活的值了,粮食啊,粮食啊。
张懋出了宫,二话不说,点了两千马,气势汹汹的出了京,一路上,
飞狗跳,
不知发生了何事?
“萧敬,你去,你去把太子喊来,要快,要快。
这个何鼎,朕看他上书说辽东的大大小小的官员分食二果,此等良种,曾可如此
遣天物,以满足
腹之欲,不可,不可。”
弘治皇帝已是有些兴奋到手足无措了,转眼间又开始埋怨起来了。
萧敬赶到坤宁宫时,朱厚照正在和张皇后说话。
“母后,这些子身子觉得如何了?汪大夫的药可是用了?有没有哪里不适啊?”
很显然,无论是张皇后,还是朱秀荣,都一时间无法接受如此婆婆妈妈的朱厚照。
不过想在自己儿子也是一片关心,张皇后的心里也暖了不少,握着朱厚照的手,“没事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