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多事之秋(1/2)
关洛锦很认真的听着顾夫缓缓道来所知道的皇室内幕,有些
不愿意讲给她听的,如今可算是能有
说出来了,而且她根本就不需要怀疑这是真还是假,能从顾夫
的嘴里说出来,想必不会有半个字是假的,毕竟顾夫
鲜少与
言语别
家的事,更何况是皇室里的了,向来都是谨言慎行的。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但如今已经说起来了,想必事没有那么简单。
“晋王李年谋反引得上京城大,当时叛党都冲进皇宫里去了,幸而皇帝英明,更有一众忠臣良将追随,很快就平息了谋逆。晋王当场被杀,当时的太后随后就悬梁自尽了,据说晋王的谋反得到了太后的支持,这才有叛党轻而易举的进了皇城,事后虽然不知道皇帝对于养母有何感想,可是却并未摘去太后之衔,但也并没有风光大葬,就只是给了孝慧二字的封号,以孝慧太后之名
的藏
妃陵,自此皇宫之中再无太后。”
顾夫说起当年之事难免有些唏嘘,毕竟谁又能料到皇帝一片孝心换来的竟然是这样的结果。
终究还是亲生的儿子更亲一些,晋王若不是孝慧太后之子,无才无德,又何至于会有支持,做下如此大逆不道之事。
若是先帝还在子凭母贵,还有争上一争的可能,可是新皇登基,若不是皇帝有几分孝心让当年小小一个淑妃成了太后,晋王的身份又能有几分的尊贵。
不过是一个默默无闻的王爷罢了,当皇子的时候就不是最拔尖的那一个,以后又能如何呢?
但终究是贪心不足,反受其害。
“再后来大臣们联名上奏言道:陛下生母尚在,往受
佞小
挑唆,奉养佞臣,如今是该拨
反正,孝敬生母,尊为太后。先皇后乃先帝正妻,一生
持后宫并无过错,生育陛下原本就是功在社稷,理应为太后。如今
佞已除,皇帝应该下罪己诏,多年来置生母嫡母于不顾,反倒让
佞安享荣华,此乃陛下之错,知错能改善莫大焉,陛下乃天下万民之表率,理应做出正确的决断。”
关洛锦虽然不知道皇帝究竟是怎么想的,但是由此可见这里面绝对有问题,更为重要的是顾夫这番话只怕会惹怒皇帝。
虽然这并不是顾夫的意思,而是群臣的意思,但皇帝原本就是九五之尊,在古代是最高高在上的存在,他允许自己犯错,可是只怕却不能让别
指出自己错在哪里,甚至是如此明目张胆的,完全不顾及颜面的说出来。
纵然皇帝不是个昏君,可皇帝也有着自己的尊严。
在这件事里,皇帝若是自己能够醒悟,定然会对自己的生母心存愧疚,不用别说他肯定就会
不得的马上让自己的生母当太后,可是一旦要是有
着他去办这件事,他自然心生不悦。
不是说皇帝掌握着天下的命运嘛,可是若是自己的权利受到了威胁,他又怎么可能会愿意,拼了命的反抗才是应该的,就只为了巩固自己的话语权,也不能让自己被朝臣摆布了。
细思极恐。
想来现如今皇后和万贵妃之争就是由此演变而来。
皇后背后站着的是朝中一众老臣,而万贵妃背后站着的却是皇帝暗地里扶植起来的势力。
只怕万贵妃背后的没有赢在别处,就只是赢在了听皇帝的话上,也许皇帝根本就不会管那些
究竟忠诚与否,又或者是否有才有德,可以造福一方百姓,就只是听他的命令办事就行了。
“所以皇帝听了群臣的建议这才尊了自己的生母为太后,只怕是不不愿的吧。”
顾夫看着关洛锦的目光里都带了一些异样的颜色,她说这些从来都不是毫无目的的。
可是随即又在悄无声息之中恢复了平静,再也无能从她的脸上看出些什么来了。
“皇帝的确那样做了,就只是没有罪己诏,而且太后也只是有名无实。现如今的太后当上太后的第一天,皇帝就免了晨昏定省,言明太后身体不好,无关等不得去打扰。宫中的妃子生辰之时尚且能歌舞一番,摆上宴席热闹一下,可是太后自从当上太后之后何时过过生辰,今年却是
一年。也不知道宫中发生了什么变故。”
怪不得说是不一样,原来如此。
皇帝的这位生身母亲过得可真是够惨的了,太后的尊容原本就是天下无双,可是却在皇帝的预下只怕过得连皇后都不如。
也不知道究竟是有着怎样的仇大恨,竟然会让皇帝做到如此地步。
关洛锦从前是不知道,如今知道了,难免有些事也就想通了。
但想要解决问题依旧还是不容易。
“说来也巧,晋王谋反的那一年可是发生了很多事的。你姐姐也就是当今的皇后娘娘在那一年生下了皇子,谋反之事不过刚一平息,皇帝就立皇子为太子,以安社稷。而后就是你的婚事提上了程,后来……”
顾夫并没有继续说下去,后来的事就是
尽皆知了,想来关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