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河中信使(3/3)

一味主张。”

关于施行军政分离,推出两部制的事儿,张军和李适已经沟通过了几次,详表也写了几份,该说的都说了,现在就看李适准备怎么选择。

包括诸宰相,军方大员,大家也聊过多次,也算是交了底,但是这么长时间了,还没听到什么回音,估计就是李适还没下定决心。

所以这事儿张军现在确实也不好说什么,行不行,怎么搞现在都握在李适手里,他现在说什么都不是太对劲儿。

你是想替皇帝拿主意吗?

其实李适自己也做不了这个主,还要看诸相的决定。大唐是贵族议会制,要大多数宰相都同意才可能施行。

现在朝中的宰相有多少张军没有仔细算过,但想来总不会低于四十来个,想统一思想没那么容易的,总得等他们私底下吵完沟通好。

首宰一人,次宰两到三人,辅宰五到八人,然后其余的都是宰相。各省部一二把手大部分都在列。

这还只是中官,外官挂相的也不少,虽然外相事实上不太能参政议政,但也总会有几个例外,比如张军自己就是其一。

在大唐,正五品以上的官员,都有可能挂个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的虚衔然后成为诸相之一。另外还有开府仪同三司呢。

虚衔也得看是怎么个虚法,有些东西虚着虚着就特么比实的还硬实。

“某等半非此意,”骆元光笑着解释了一下:“并非逼迫太保妄言,只是想藉此与太保相识,彼此亲近一些。

再便如,若陛下确立军部,亦想在此中谋个存身之处,还望太保成全。”

没有人是傻逼,尤其是这些血海尸山中挣扎出来的人,那眼光和思维吓人着呢,都从里面看出来了不一样的东西。

若真的施行军部制度,天下兵马统一调度指挥,那是何等惊人的壮举?

别的都不说,到时候从上到下从中到外的各级机构,各路部队的指挥驻扎等等,包括营建和后勤,这将是一个相当巨大的工程。

而里面的择人录用,等次排序,必将打破现在的格局,谁上?谁下?谁当老大谁当小弟?这不都是张军他们几个说了算?

而且别看张军推举马燧李晟诸人上位,但事实上到底这事儿谁的话语权最大谁心里没数?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