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3章 长安轶事(2/3)
其实这个主要是防备皇帝在夜间临时召见,如果走坊门要耽误时间怕来不及,后来渐渐就成了一种特权。
张军家的府门自然也在坊墙上。
三米多厚的夯土墙被拆除重建了三十三米,一高两矮的三五层飞檐画栋朱门,坊墙上有府门卫楼,有军将
夜值守巡视。
张军的纛旗,帅字旗,青龙旗,五色旗一高七矮竖立在门上,两边整整齐齐的十二对门枪。
府门右侧有刑柱木笼,笞凳,代表本府的主位高权重,有缉拿审罪处置的权力,府门左侧有旌节旗杆,红色五旒旗随风招展。
门右侧有应答室,也就是门房,门卫,里面十二时辰有
值守,负责应答访客,接受名刺,通报,开关府门。
从大门进,穿过五米的门道,出来就是一个小广场,有点类似瓮城,有军士在这里值班守卫,访客在这里下车下马接受检查。
瓮城又有门三座,分别通往兵营,外宅和内宅。
张军的郡王府占了四分之一坊,也就是零点二二平方公里,接近三百三十亩大小,这么说没什么概念。
大概来说,就是东西从太白北路到延康巷,南北从友谊西路到延康东巷这么个范围。
整个王府分兵营,外宅内宅,花园,菜园果园和一片四合舍。
四合舍就是府中杂役仆工匠佃户们居住的地方,也就是所谓的私户,他们每天在王府中劳作服务,聚妻生子。
四合舍里面的是不能走正府门的,所以和瓮城这边并不相通,他们走坊里那边的门户。
整个四合舍分三曲,里面店铺工坊什么的都有,完全就是一个大型社区。曲,是指宽度在三米内的路。
整个郡王府有大门四座,中门四处,便门若,除正府门外都在坊内,什么身份走哪道门都有严格的规定。
这座处于坊墙上的正府门,只有张军一家三才有资格走,再就是地位相当的访客,或者皇帝公主亲王这些。
张军直接来到内宅,在侍婢的服侍下洗澡换了身衣服,这才去寻自家媳闺
。
府上的管家依旧是个二十出的
,是大娘子从娘家带过来的侍婢之一,原来叫绿蕊,现在被大娘子改叫了紫蕊。
自家的两大管家的名字,都和张军前后的官服一个颜色,张军也无力吐槽,反正媳高兴就行了,只叫不叫铁锤或者钢蛋就行。
大娘子正和紫蕊商对账目,小清禅抱着花在一边跟着一个侍婢读经。
小清禅已经五岁了,到了开蒙的年纪,就先由侍婢教着读经识字,等明年要去童学读书。
这个年代官贵家的孩子一般是请教授或者博士到家中来上课,等到了年纪去参加乡试,乡试过了才会进
童学。
但张军不打算这么做,家里就这么一个孩子,太孤单了,对孩子的成长不利。
到是可以寻几个伴读,但是太残忍。
张军打算明年就送小清禅去童学读书朋友,也要求凤翔的子民把六七岁的孩子送
童学读书。
凤翔的童学被张军做了细分,首先分男校校,然后再分幼班,少班和青班,慢慢向现代式学校转化,也就是小学初中和高中。
这个需要时间来慢慢推进,不是短时间能够完成的事,必竟这个时代十四五岁就结婚生子了,十五六岁就能荫举当官。
“郎君。”大娘子看到张军走进来,起来见礼,等她与张军见了礼,才到小清禅,然后是紫蕊,这是不可逾越的规制。
“耶耶。”小清禅眼睛里闪着灵动的光泽,大有扑过来让耶耶抱的冲动,但偏生忍得住,规规矩矩的唤行礼,让
见了心生怜
。
“紫蕊见过相公。”紫蕊最后躬身行礼,也不遮蔽,胸前大片的肌肤一阵波动。
她在长安城内生活,是郡王府的管家,和红蕊一样是有正式册封官身的,穿着举止和凤翔那边大有不同,是长安贵风。
所谓长安贵风,就是开裆裤,高腰束胸裙,外罩披帛。
披帛也就是宽大的纱衣,透明的,有点现代内衣外穿的那么个意思,好大一片都露在外面。
用一句成语来表达的话,就是隐
现。坦胸露背嘛。
好在没有软木托承的大油和满脸的雪白勾划涂抹,应该是受到了大娘子的指点,看着还是挺舒服的。
官贵家的这种贴身侍婢,内府侍婢,差不多就是默认的主
的侍妾,相当于皇宫里的奉仪和采
。
这也就是为什么影视剧里那些宫丫环们总是勾心斗角各种互相伤害的原因。都想上位,但上位的路就那么一条。
大娘子有很长时间没回来过长安王府了,这边的事务都是紫蕊在一手打理,白天大娘子到处视察了一圈,然后就是听紫蕊的汇报。
通府两千多,还有长安城外的几千亩农庄,再加上各种工坊店铺,各项收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