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神臂弩弓(2/2)
钢弩,但是弓应该可以。这东西实在不行了没关系,但是一旦成功那就赚了,那
速马上就能飙起来。
在西方得到了炼钢以及弩弓的制做方法以后,曾经造出过一种钢弩,但体积重量都太大,不实用。
“郎君,所画可是弓弩?”老工匠看了一会儿问。
其实几个都看出来了。张军就是把弩机改成了现代样式,这样更实用,其他的和这个时代也差不多。
“且等。”张军仔细的把每一个构造画清楚,然后标上尺寸。因为在不断的换算,不敢分心说话。好在硬盘化的大脑能帮上忙,让他轻松了不少。
“以某的计算,此弩弓应该能三百步,可
硬铠。丈
可细观此钢
,若能制得,黄
稚子亦能开弩,就怕,制造太难。”
“三百步?”
“某略通数术之学,反复算计得此结论。”张军在弩弓剖面图上标明了复合方式,尺寸,仍然没写材料,只是写上了要求。
多层复合这种技术在大唐不算难事儿,可以实现。甚至这会儿的工匠已经可以做出密封工艺。
写字对张军来说问题不大,柳颜的帖子他可没少临,大概率的字都见过写过。
所以说没事儿多学几样东西还是有用的,你看,这就用上了。
(科普:古代说的身高那个丈和尺,是夏尺,一尺只有十六厘米不足,和度量衡无关。一丈就是约一米六,其实不足,丈二大概一米八左右。
大禹以己身高为丈,十取一为尺,是为丈夫。后来每朝的度量衡都不一样,但从古至今一直是增长的,那为什么身高的尺寸不变一直是夏尺呢?
这个主要原因就是说书先生。今天说商周,明天说汉唐,这身高就忽高忽低,让听了别扭,最后就统一以夏尺为准,也就是以最早的说法为准。)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