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三十八章 全明星战国历史名人(2/3)

给这盆旺火又添了好几勺热油。

这么说吧,就左乐这段时间接到自荐演员的名单,普通一二线明星在里边都排不上号。

很多老一辈的大腕,甚至是像港台那边的著名演员,都有和《大秦帝国》剧组发生联系。

左乐出道到现在,也差不多有小10年了,大大小小合作的演员无数,见过的世面不少。

但这回还是要忍不住感叹一句——

这辈子都没那么阔过!

丝毫不夸张,左乐真要是撒开了欢选角,不敢说和《南湖一红船》那种从到尾都是明星的献礼大片相比,但也差不了多少。

不过话又说回来,这事也只能想想。

《大秦帝国》再厉害,也没法和官方扶植的献礼大片比。

家那些明星去参加献礼片,不要片酬,主动为国家作贡献,可《大秦帝国》可没有让群星奉献的资格,就算成了,左乐回也要一一还

所以,哪怕是再心动,左乐也不能真弄一个全明星阵容。

而是综合角色符合程度、演员气、角色番位等各方面条件选角。

不过眼看着这么多大腕老戏骨不能用,左乐实在不甘心,他闭关琢磨了半天,还真想出一个好主意来。

《大秦帝国—裂变》共50集,本来剧集就不少,且由于是历史正剧,里面又包含七国及各种势力,所以出场物非常多。

光是有名有姓的就不下百位,多次出场的也有四五十位,其中,还有一些角色要出现在第二部《纵横》。

这也是为什么《大秦帝国》选角困难的缘故,实在是太多太杂。

而除了这些普通角色之外,作为一部历史正剧,《大秦帝国》里面的很多特殊角色。

这些角色,也许出场不多,但并不以戏份少而损失角色的份量和重要程度。

简单举几个例子,譬如《裂变》里的秦献公、孟子、孙膑等。

秦献公出场只有两三集,之后就重伤在身,在确认了国君选为秦孝公嬴渠梁后去世。

这个角色在剧里的戏份就只有这么多,但重要程度丝毫不弱一些主角。

甚至从整个《大秦帝国》系列来说,秦献公的戏份都非常关键。

作为第一位出场的秦国之主,秦献公给后面的历代秦君秦王定了调子。

贯穿了整个系列的“赳赳老秦,共赴国难”,以及秦刚烈勇猛的气概,都是从秦献公时代开始体现的。

而从《裂变》这部剧来说,秦献公是因为对魏作战时受伤而死的,临死之前的悲愤和拽着秦孝公述说强秦夙愿的憧憬。

让观众对当时秦国的处境有了了解,也感受到秦国君主对改变国弱民穷现状的迫切需要,为将来商鞅变法做了铺垫。

同时,从剧方面来说,父仇国恨,让秦孝公决意不惜一切代价让秦国变强,向魏国报仇雪耻。

这样的角色,哪怕戏份不多,也是剧中的关键物所在,而且十分出彩。

这样的角色,请一位老牌大腕来客串一下,也拿得出手,家也不会觉得丢面子。

而孟子、孙膑这样的角色,只有寥寥几场戏。

孟子在稷下学宫曾与主角商鞅有过一场辩论,是关乎于治国理念之争,细化来说就是法、儒之辩。

这场辩论,一定关乎商鞅的治国理念阐述,之后,孟子就几乎没有出场。

而孙膑,主要是替秦国解决了庞涓这个魏国大将,出场也不多。

然而就算如此,一个亚圣,一个孙子,再大的腕儿在这两位面前,能客串古之先贤,就已经是荣幸之至。

谁会挑理?

谁敢挑理!

左乐自己都佩服自己,小脑袋瓜怎么长的,怎么就这么聪明,竟然想出这么一个神作。

全明星《大秦帝国》是够呛了,但是可以打造出一个全明星战国名天团。

而且这不单单是满足了他作为导演的收集癖,从电视剧质量方面来说,也有不少好处。

这些历史名,能在青史留名,个个都中俊杰,想要还原出他们的一些神韵,还真不是普通演员能够做到的。

那些知名大腕很多都是老戏骨,正好配这些戏份不多,但又极为出彩的历史名

简直是一举多得!

…………

说完这些大腕客串,再聊聊那些主演。

先说几个角色吧。

《大秦帝国》系列毕竟是历史正剧,男戏居多,出彩的角色也就那么几个。

其中最好的,就是在第二部《纵横》、第三部《崛起》均有出场的芈八子宣太后。

而第一部《裂变》,坦白说几个角色的塑造并不是那么出色,设看似出彩,实际上很单薄,感戏也多少带着点狗血。

主白雪,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