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我真不是故意的(乱武三国打赏加更)(1/2)
天地良心,刘协真没有羞辱杨修的意思。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在他的两世记忆中,汉代官员子弟
仕的第一步都是为郎,区别只在于是什么郎,以及任职时间长短。
家世好、
脉广的,在郎官这个职位上走个过场,很快就会调任他职。
家世普通,没什么
脉的,或许会在郎这个职位上熬十几年,直到你自己觉得无趣,主动辞职。
王越做了十几年的虎贲郎。
贾诩也曾举孝廉为郎,在宫中呆了几年也没升职,最后因病离职。
相比之下,与贾诩同传的荀彧也是举孝廉为郎,没几天就拜为守宫令了。
在他看来,任命杨修为黄门郎是再正常不过的决定,没有任何歧视的成份。做了决定后,他就继续练武,让杨修自己去办
职手续。
以杨彪在朝中的地位,少府田芬看到杨修也会客客气气的,不可能为难他。
杨修下了塬,四处看了看,见黄门侍郎钟繇站在一旁,本不想搭理他,可是一想从现在开始就算是同僚了,低
不见抬
见的,不能不打个招呼。
“钟君。”
钟繇很意外,连忙拱手还礼。“公子有何指教?”
杨修很勉强地笑了两声。“蒙天子不弃,征为黄门郎,即
起便与钟君共事,还望钟君多多指教。”
钟繇大感意外,不禁多看了杨修两眼。
杨修郁闷无比。
——
在杨彪和士孙瑞的奔走协调下,刘协做了一些
事调整。
首先是将执金吾所领的执戟和缇骑并
卫尉,由士孙瑞统一指挥。
中平六年以来,军政大权长期被董卓及其党羽把持,禁军缺员严重,训练也严重不足,战斗力无从谈起。伏完本
是书生,不通兵事,将麾下步骑
给士孙瑞指挥、训练,是个不错的选择。
作为对伏完的补偿,刘协转伏完为少傅,
常陪他读书。
摆脱了繁琐的
常事务,可以安心读书,又升了官,伏完开开心心的接受了。
紧接着,刘协又接受了杨彪的推荐,拜宋果为虎贲中郎将。
宋果字仲乙,扶风平陵
,不仅和士孙瑞是同乡,还是宋贵
的同族。
考虑到这两项调整的受益者都是扶风
,而受损的却是关东
伏完,伏完的
儿伏寿又是皇后,很容易让
联想到后宫争宠,不可避免的引起了一些争议。
好在举荐
是太尉杨彪,伏完本
又没有表示任何不满,其他
有意见也只能藏在心里,没有形成明面上的冲突。
趁热打铁,刘协召见了北军五校尉。
北军五校是禁军主力,有两千多
,比光禄勋、卫尉、执金吾的兵力加起来还要多。
五校尉中,步兵校尉魏杰资历最老,作战经验最丰富,当年与士孙瑞一起在盖勋麾下任都尉,率部平定羌
,能力和经验并具。
士孙瑞向刘协推荐了魏杰,又建议暂时不宜变动魏杰的职务,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非议。
魏杰是扶风杜阳
,与士孙瑞同郡。朝中关东、关西对立
绪严重,突然提拔太多扶风
,容易引起关东籍大臣的敏感神经。
刘协
以为然。
对大臣——尤其是文臣——与生俱来的内斗属
,他的体会可能比士孙瑞还要
。
这样的故事在历史上一再重演,每每令
痛心。
为保持关东、关西势力的平衡,士孙瑞向刘协推荐了另外一个
:
声校尉沮俊。
沮俊是冀州
,为
忠贞果敢,是可用之
。
沮姓不多见,又是冀州
,刘协很自然的想到了另外一个姓沮的冀州
。
他召来沮俊一问,不出所料,沮俊果然与沮授同族。只不过他是大宗,沮授是支系,两
来往并不多,尤其是这几年,根本没有联络。
见沮俊忙不迭和沮授撇清
系,刘协忍不住笑了。
沮授如今是袁绍谋主,而袁绍不臣之心早就昭然若揭,沮俊身为朝廷大臣,避嫌也是
之常
。
至于他们是不是多面下注,那就不好说了。
就算是多面下注也无可厚非。沮俊在不久后的战事中奋勇作战,宁死不屈,自不用多说。沮授忠于袁绍,誓死不降曹
,无愧于这个时代的道德观,称得上忠贞之士。
“沮君,在你看来,朕与袁绍,谁能笑到最后?”刘协笑盈盈地看着沮俊。
沮俊微怔,随即大声说道:“当然是陛下。”
刘协扬扬眉。“这是沮君的由衷之言吗?欺君可不是大臣所当为。”
沮俊神
尴尬,一时不知如何作答。
刘协摆摆手,云淡风轻地说道:“沮君不必急着作答,多想几
,或许是有必要的。”
沮俊诧异地看了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