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2/2)
。就因为那件事,老夫后来都一直被文官所排斥,认为老夫自甘堕落和匠
走在一路。老夫年纪大了,对这些也无所谓,反正他们也没办法针对老夫。但是你却不一样,你还是要小心一点。”
“谢老大关心,下官明白的,家父曾经和下官说过。”韩度随
解释了一下。
其实韩度对此更加无所谓。
排挤自己又如何?正好可以不用看任何的脸色。
“官员能够管理国家,但是他们缺乏真正能够让国富民强的手段。下官看重工匠,是因为只有工匠才能够真正的让国富民强。”
官员从来都只能够作为管理者,而不能够作为作者。想要国富民强,还是需要工匠来具体
作。要不然,几百年后的新时代,为什么没有提出“大国官员”的
号,而是提出“大国工匠”?
“理由呢?”薛祥听了韩度的话,感兴趣的问道。
韩度想了一下,笑着说道:“就拿老大今天要接收的腰刀来说吧。工部即便是有足够的
钢,以往锻造五万把腰刀,需要多少工匠,需要多长时间?”
这个薛祥十分清楚,脱而出:“一千铁匠,至少一个月。”
“可是下官现在只
(本章未完,请翻页)
用了不到五十工匠,五天的时间。”
薛祥眉微微皱起,他也感觉到了这其中的差距。倒不是说,工部的匠
就不如韩度的手下。当然,工部匠
活的积极
,的确是没有韩度这里的高就是了。
而主要是技艺的变化,带来的巨大差距。
韩度继续说道:“下官举这个例子没有别的意识,只是想让老大明白匠
的重要
罢了。匠
掌握技艺,而技艺的革新都还带来翻天覆地的变化。就比如拿这次的腰刀来说,五十匠
五天完了一千匠
需要一个月才能够做完的事
。这就相当于,有了现在的技艺,其他的九百五十
、以及二十五天都可以被节省下来,而这些
在二十五天里面,岂不是又可以去做更多的事
?”
薛祥对于韩度的话,有些懂了,又好似没懂。
韩度也不管他,比划着双手道:“这就好比是一力量,以往的力量小,所以做同一件事,需要大量的
力、大量的时间,而现在通过技艺革新之后,这
力量变大了,只需要很少的
和很少的时间,就能够做到。”
薛祥眼睛一亮,他明白了韩度的意思。
“而下官便将这力量,称为生产力。”
“好名字!”薛祥突然出言打断韩度。想要生活,便要生产,用生产力来命名,实在是再合适不过。
薛祥看着韩度没有继续说下去,不好意思的说道:“你继续,继续......”
韩度便继续说道:
“生产力强了,物资自然便会丰富。现在下官一天炼钢几万斤的时候,一斤要卖三百文,等到下官一天炼钢百万斤的时候,恐怕一斤只能够卖三十文。相对应的,朝廷现在征伐北元一次,需要耗费几百万贯,到时候恐怕几十万贯也就足够一次北征了。朝廷的耗费少了,百姓的负担便自然减轻了。”
“原本一个只能够做一个
的活计,但是随着生产力的增强,一个
可以做十个
,甚至是一百个
的活计。老大
你想想,一个
可以当一百个
使用,如此一来国家想要不国富民强都不行。”
“哈哈哈,说的好,说的好......”薛祥抚掌而叹。看向韩度的眼神,再也没有看后辈的神色,而是和他平等视之。
“想不想来工部?”薛祥见才起意,“老夫发现你实在是太适合来工部了。如果你愿意的话,老夫回去就向皇上上书,调你来工部。只要你来了,老夫这位置,迟早有一天是你的。”
啥?
闲聊就闲聊,您老可别当真啊。
自己可还有宝钞要作呢,怎么能够去工部?
要是老朱知道了,肯定会骂你不讲武德。
明明是一场易,您老倒好,现在来谈上感
了。
“这个......”韩度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薛祥才好。
薛祥见韩度态度抗拒,也不在意,拍着他的肩膀说道:“现在不来也没关系,只要你哪天想来了,就和老夫说一声,随时恭候。”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