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5章 就该这么做事(1/2)
之后的半个月,京城笼罩在雨之中。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雨势虽不大,但整天儿灰蒙蒙的,见不到太阳,也着实见心烦。
越是这种时候,政务上越是不能出错。
千步廊左右,各个衙门,都小心翼翼,按部就班做事。
柳家的案子告一段落了。
许是朱钰突然遇难,柳仁沣也歇了“柳家死了也要拉朱钰垫背”的念,不再是两三天与三司
代几句,而是痛痛快快把所有的事儿都
代完了,一副早死早投胎的模样。
三司也省了些力气,照着整理好的案卷,定了柳家罪名,将大部分力投
到蜀地。
蜀地虽是从上到下被揪了个遍,但正是因为揪出来的太多了,虾兵蟹将丞相,各个都能梳理清楚,这需要许多
力。
官场清洗的同时,也不能耽误了蜀地本身的政务,吏部配合着点了新的官员,匆匆走马上任。
一来,稳住蜀地状况,二来,把蜀地这些年因官员不利而耽搁下来的事,都一样样办了。
曹氏坐在椅子上,双手捧着信,给桂老夫念。
信是江绪送来的。
按照原本说法,蜀地官场整顿之后,江绪就该来京城一趟,带着自家的三媒六聘,向温家求亲。
只是,如今蜀中虽取得成效,但离安稳还有些距离。
吏部此番派了新官赴任,也需要江绪这个当地官员多做配合,他不能轻易离蜀京。
两家既有约定,他自然需要给定安侯府一个代。
“说是要再等些时,大抵来年开春,他上京求亲。”曹氏道。
桂老夫笑着道:“公务要紧,朝廷安排好的事儿,需得放在最前
,我们这样的勋贵之家,这些道理,最是懂了。你让婧姐儿回一封信,让江绪好好做事。”
曹氏自是应下。
她就知道,老夫是不会“怪”江绪的。
做官,最难的不是科考,而是机会。
有些官员,在地方上勤勤恳恳几十年,始终得不到升迁,不一定是他能力不足,而是没有机会。
江绪自己底子足够了,状元郎出身,此番在三司、吏部眼里亦得了功劳,往后再得岳家助力,不说飞得多高,但只要不犯浑,一步一个脚印,慢慢走,能走出来。
可是,谁会嫌机会多呢?
江绪在蜀地再奋斗一段时,配合着新来的大
将公务办好,展现出他的能力,这不是好事吗?
有能力、有政绩,往后温子甫才能“举贤不避亲”。
曹氏把信收起来:“我听老爷提了,此番出任布政使的是汪献汪大,提刑使是柯敏柯大
。”
“汪献?”桂老夫来了兴致,挑了挑眉,“二郎调
京城时,接了他临安同知之职的汪献?”
“就是他,”曹氏道,“李大调
工部时,他又从同知成了知府。”
“嘿!”桂老夫笑了,“这
呐,果然还是得讲造化,汪大
爬得倒是挺快。”
一地之布政使,从二品,短短时间,不止越过了温子甫,也越过了李三揭,论飞升,汪献的翅膀够结实的了。
“汪大也是苦出
了,”曹氏道,“老爷以前与他
还不错,又有华师爷在,汪大
也算是自己
,江绪在他麾下,得他指点,也能多些进益。
柯大也是有本事的,资政大夫呢,当年丁忧后一直没有重返官场,但到底是老资格,从他身上,能学的东西也不少。”
桂老夫听着十分在理:“让江绪好好学、好好练,自家得了一身本事,以后的路才好走。”
“还有一个好消息要告诉您,”曹氏喜笑颜开着,道,“汪大调往蜀地,临安知府的位子空出来了,吏部定下了三叔接任,调令这几天就下,往后三叔就不用临安、明州两地跑了。”
桂老夫眼睛一亮:“当真?”
“当真!”曹氏欢喜极了。
说起来,家中等三叔调职等了很久了,倒不是以前京里不肯帮忙,而是临安府始终不缺,总不能好好的明州知府不当,回临安做个通判、推官吧?
为了活动活动,两兄弟还为了银子吵过架。
现在好了,总算是出了。
同知升到知府,俸禄涨了,还省了来回两地的开销,每年能到公中的银钱就多了。
在曹氏眼里,赚钱了就是天大的好事!
逢喜事
神爽,能不高兴嘛?
桂老夫也高兴,升官有一就有二,看看汪献,那就是温子览的前景。
儿子顺畅了,桂老夫也舒畅了。
一时间,浑身都有力气。
“回让二郎给他弟弟说说,公务上多用心,遇上不懂的,只管写信来京里问,二郎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