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3章(1/2)
御书房里,皇上闭目养神。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昨下午,他就从赵太保那里听说了一些传言。
赵太保说得很客观。
他夸了温辞秋闱的文章,又说,流言传开之后,他还让把去年温辞的答卷翻出来,检查过经义,同样出色。
这样的卷子,若没有提名,那只能是比他更出色的太多了,生生把他给挤下去了。
显然,秋闱时,没有那么多挤在温辞
上。
至于泄题,姜翰林也不是第一年当秋试主考,辅助的官员都有经验,没道理做那等糊涂事。
皇上在心里“哦”了一声。
他一点儿都不意外。
霍以骁说得没有错,如此好时机,没有闻风而动才怪了。
这不是,第一缕风,吹起来了吗?
从质疑温辞、到质疑秋闱,再到质疑春闱,质疑前几个月在礼部的朱桓和霍以骁,这一套步骤,皇上随便想想就明白了。
刚才,赵太保又来了,汇报考生安顿的状况,春闱的各项准备。
同时,又提了个消息。
溪山书院明在宝安苑办茶会,应是今年春试前最隆重的一回了。
皇上一听就笑了。
他虽不晓得是谁的主意,但定安侯府肯定出了些力。
宝安苑办茶会,没有顺天府的批准,能办得起来?
说办就办,温子甫为了儿子,煞费苦心。
皇上告诉赵太保,要稳定考生绪,要弄清楚流言原因。
茶会是好事,若有才,记得留意。
而皇上则是在等风吹得再大些。
得等着那些跳出来,不然,他收拾起来都师出无名。
哎,明明是个皇帝,却不能随心所欲,连收拾些,还得多埋伏笔。
最让他生气的是他的两个儿子。
朱茂和朱钰,接连拒绝了去礼部观政,理由寻得虽不错,但皇上怎么会看不出来?
分明是知道要出事,一个个避得快。
他们到底是向着沈家……
皇上叫了吴公公:“明儿你出宫一趟,去听听那书会,朕想,一定有很多感兴趣。朕去不得,遗憾。”
吴公公应下:“小的也有好些年没有出宫走一走了,谢皇上给这个机会。”
皇上哼道:“不当值的时候,宁可在边上候着,也不肯多休息。”
吴公公笑了笑。
既然是出宫,吴公公做了一番准备。
发梳得油光发亮,黏上上下胡子,换一身半新不旧的袍子,披一件貂领雪褂子,手里盘着两只玉球,一幅有学问的老员外模样。
饶是认得他的见了,也得仔细瞧一瞧,才能看穿他的身份。
吴公公到的时候,宝安苑里已经聚集了不少考生了。
温辞就在其中,与霍以暄等一块。
有考生悄悄议论他,他并不理会,而与霍以暄等相熟、过来问候的公子,自然也不会当面给温辞难堪。
当猴子给这么多看,没这个必要。
再说,茶会开始后,是个什么状况,一目了然。
霍以暄与客套几句,转
问温辞:“你张望什么?”
温辞道:“寻我母亲和妹妹,她们说了要来。”
正说着,温辞看到了高台上的几个。
曹氏一瞬不瞬地看着他,而他的三个妹妹,都穿着男装,见他看过去,纷纷握拳给他鼓劲。
温辞弯着眼就笑了。
中间台上,符山长、杜老先生与其他几位山长一并上前。
符山长亲自宣布此次茶会的规矩。
愿意参与的学生们列队,先由几家书院出题,经义每题击鼓传花一次、策论五次,花球在谁手上,谁来作答。
拿到花球,却没有思路,也不要紧。
给各位作揖,由他之后的那位替上。
答完之后,若还有谁想要作答,上前便是。
曹氏紧张起来,小声叮嘱温慧老实些、别激动,等比试开始,她就顾不上再盯着温慧,全神贯注看台上。
蒙着眼睛的鼓手咚咚咚敲打,每一下都像是落在了曹氏的心上。
一连三次,每一回都没有落到温辞手里,曹氏一时之间,遗憾不已。
“不会总不到哥哥吧?”温慧低声与温宴咬耳朵。
温宴道:“不会的,真不到,能上前答题,再者,之后还有在场学生们的随意出题。”
甚至,能点名道姓的让某一位来答。
质疑温辞的,必定会问。
这是正常流、切磋,是讲规矩,问的和答的,都不会舍不出脸。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