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0章(1/2)

南竹最多的就是竹子,这次让做笋挑的都是最为鲜的笋子。地址失效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s Ba@gmail.com 获取最新地址

的做法又经过适当的调整,又是当年刚晒出的笋,经过泡发之后做出的菜依然保持了鲜笋该有和鲜,又没有鲜笋处理淡好带来的涩味,另外还多了一些特别的味道。

经过震南侯府的作,林二林九带回去的那不足百斤的笋便一销而空。

这些事稽康自然是知道的,从叶的安排他也明白叶的打算。

只是京城离南竹太远,道路又实在难行,从南竹运笋去京城销售成本太高了。

想通过做笋带动南竹的发展,难度不是一般的大啊。

不过这会听了叶的介绍,觉得发动百姓做笋也许还真可以将南竹的经济先带动起来。

想起曾经在京城吃过的笋,稽康便又道:“这次林二他们带去京城的笋的确不错,比起咱们青州府的笋似乎多了些清甜感。对了,听林二说,你们在笋的做法上做了一些改变?”

:“据说制作过程有些繁琐,不过做出的笋的确要比之前乡亲自己做的好吃很多。”

“这个笋的制作方法是当地就有的还是你们中的谁想出来的?”稽康有些好奇地问道。

若是当地就有的做法,为何从来南竹一直没能发展,只能说明这个笋的制作方法是叶他们带来南竹的。

江南也的笋感比起南竹的笋还是有着不小的差距,那么南竹的笋要么是水土带来的差异,要么便是制作方法的问题。

面前的两个弟子加上一个齐俊,说起来都是稽康的弟子,对这三稽康还是比较了解的。

这三一个出身商户,一个虽说出身农家却很小便开始读书,还有一个心里想的只有果树果酒,在稽康看来都不是能想出笋做法的

那又会是谁呢?

“做笋的事,一直是齐俊在作。这便喊他来回答这个问题。”叶虽说知道改善笋制作工艺的是谁,却还是想让齐俊来稽康面前露个脸。

叶家在后垢村落户之后,齐俊也曾跟着稽康读过书,说起来稽康也是齐俊的先生。

只是比起跟着稽康读书,齐俊更喜欢跟着叶老爹种植果树。

自叶家三兄弟去了青州府读书,齐俊便没再继续读书,而是索跟着叶老爹学种果树酿果酒。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

齐俊在果树种植和酿造果酒方面已经大有建树,也是件可喜可贺的事。

“见过先生!”齐俊被喊进公事房,进来也对着稽康行了个弟子礼,神色间微带着些许窘迫。

“听说让乡亲做笋的事是你在作?”待齐俊在下首坐下,稽康便开门见山地问道。

齐俊瞄了叶一眼,见叶一脸若无其事的模样,便知在稽康面前自己可以知无不言言无不尽便娓娓道出了有关笋的一切。

“是婉婉的主意?”稽康惊讶地看看齐俊再看看叶和林梓墨,三几乎同时点

齐俊引导乡亲制作笋的确是林婉的提议。

在前来南竹之前,大家都知南竹最多的便是竹子。

有竹子的地方自然便有竹笋,林婉便与齐俊商量着如何引导乡亲制作笋

虽说在青州府时,北溪县也有竹山,偶尔叶家也会挖笋子回来做菜,但那个时候叶家并不富裕,油水不多的况下,竹笋还真不能算是个美味的菜。

林婉还真就没想过要做什么笋

不过林婉在青州府的时候倒也是吃过的笋的,那这个时代的笋还真没法恭维,不但没有笋子该有的回甘,甚至还能吃出涩味和苦味。

林婉倒也想过按前世老妈做笋手法自己试着做一做笋,可惜还没等她动手,便被带回了京城,试做笋的事便只能放弃了。

从林修武那里得知南竹县漫山遍野的竹林,百姓却穷得吃不饱饭,林婉心里便有了开办竹制品工坊的想法。

这里的竹制品可就不仅仅只是用竹子编筐编箩,可是一系列的产品,其中便有笋这一项。

林婉努力回想前世老妈做笋的全过程,又在玉佩商场里搜寻了一番,从京城启程之前便整理出一套完整可行的笋制作方法给齐俊。

齐俊随叶来了南竹之后,便找了几个村的村长商谈制作笋事宜。

最终也只两个村的村长应下此事,按齐俊的指导严格按林婉的制作方法晒出了第一批笋

经过试吃笋味的确不错,加之晒好出的笋齐俊全部高价收购,便又带动了几个村子的村民加制作笋的行列。

眼看着笋越来越多,正月里齐俊便与林七等去渝州等地推销笋并取得一些成果,至少跟着做笋的乡亲或多或少得利了。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