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之前准备讲述,但是被耽误的话(章节感言不收费)(6/6)
数的学说门派如同雨后春笋一般的冒出来,所以说孔子是开天辟地一般的物,但是不代表他的后
孔家店就有多好。
圣的归圣
,后
的归后
。孔子,孟子之流,之所以颠沛流离大半生,有名却无君所用,正是因为他们坚持心中的道义,还幻想着可以有一个君王去实现他们
中的“大同社会”。
最早的“大同社会”的说法,就是孔子提出来的。
【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故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
有归。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
贼而不作,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
意思就是能自食其力,残废的
可以得到国家的赡养,壮年的
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工作,老
可以颐养天年,孩子可以放心成长,国家的领导者一定要选项与能,要讲信和和睦,
们不会只亲近自己的亲
,而是对其他
一样包容,于是这样恶
就不会作
,盗贼也不敢出来,路不拾遗,夜不闭户,这就是大同社会。
是不是很像七十年代的中国?
他是一个极端矛盾的,有一米九的身高,壮的能扛城门,但是不肯以力闻名天下,而偏要去教书育
,他确实是做出了成绩,但是天下
却讥笑他的理想是愚蠢的。
孔子一方面想要打旧有的贵族教育垄断,一方面又在极力维护周礼的颜面,他就像是春秋末年的糊墙工匠,明知道这个房屋要倒塌了,但是还希望它能多撑一会。
所以孔子四见老聃,他认为只有老聃才能给他指引方向,幼年的时候第一次见老聃,老聃带着孔子去给家哭丧,这是曾子问孔子的时候,孔子自己的
述,那时候他还和老聃一起吃过
家给的盒饭。
《礼记》:“昔者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及土恒,有食之。”
老子的思想贯穿了孔子的一生,及西出函谷之后,虽有秦失哭丧老聃的事件,但孔子似乎再也没有见过老聃了。
儒家的黑吹,都是基于政治主张,春秋时期的儒家,和后世的儒家有着根本的区别,后世的儒,确切的来说应该叫做“儒教”。
当把一个推举到神的位置,这些教徒往往会打着他的名义,胡作非为。
————
“如果孔丘,释迦,耶稣基督还活着,那些教徒难免要恐慌,对于他们的行为,真不知道教主先生要怎样慨叹。
所以,如果或者,只得迫害他。
待到伟大的物成为化石,
们的都称他为伟
时,他已经变成傀儡了。”
————鲁迅《华盖集续篇》
那么,关于书中物的名称以及梳理,明天晚上会发在作品相关之中。
至于更新,要稍晚一些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