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九章 时不待我(2/4)
来说,历史上的刘封刘禅,也跟现在的刘封刘侯关系没有。
陈暮目前是只有一个儿子陈希瑜,刘备除了刘封刘侯两个嫡子以外,还有几个庶子庶,从中平二年生下长子刘封之后,儿
加起来已经有七八个了,没有像历史上那样颠沛流离,子孙福倒是颇为顺畅。
作为刘备的嫡长子,刘封备受关注,从小时候开始,不仅由陈暮亲自教导,同时一言一行,都必须遵守刘备制定的规矩,稍有不如意,便会受到惩罚,因而成长环境可谓是颇为压抑。
如果是刘禅那样的格倒还好,可惜刘封属于有自己想法的孩子,表面上对父亲唯唯诺诺,实际上已经到了青春叛逆期,开始在暗地里有意无意地与父亲进行对抗。
青春期的孩子这种对抗其实很幼稚,无非是不好好学习,每将学习的功夫花在其它事
上。反正刘备在他身边的时间太短,也很难督促他。
陈暮早就将刘封的格摸透,因而并没有跟他父亲一样以家长式教育来强行规定刘封,而是以兴趣引导的方式教育他。
在泰山书院平上课的时候,也会遵循刘封的意见,看看他喜欢什么知识,想去做些什么,就鼓励他去做。
即便是遇上书院其他老师古董一般的教条主义惩治,也会帮他开脱。只要不是原则上的问题,有错就罚,有功就奖,一番循循善诱,总归是能让这个孩子走上正轨。
现在这样的教育很好,刘封与刘备保持的是中国式父子关系,跟陈暮这个四叔,反倒十分亲近,有些心里话不愿意与父母说,更愿意去找陈暮倾诉,这对于他的成长来说,也是件好事。
毕竟要是不因材施教的话,难保这个未来刘备的继承会心理产生扭曲,反而给陈暮造成麻烦。
“四叔.......”
听到身后陈暮的声音传来,刘封扭过,目光微微呆滞地道:“小绿死了。”
陈暮走过去,看到在竹林下方,今年春季冒钻出来的一棵新的紫竹还未长大,就已经枯死在花园里。
这颗紫竹是刘封来的时候冒出来的,刘封最近对生态学很感兴趣,时常在花园里浇水,尤其喜欢这颗紫竹,还给它取名叫小绿,现在却死了。
“你知道为什么它会死吗?”
陈暮摸了摸刘封的。
刘封摇摇:“不知道。”
“因为如今的天气过于炎热,新竹惧怕寒冷和旱,也不能被太阳照得太久。”
陈暮告诉他:“现在天下大旱,到处都在缺水,它旱死了。”
刘封不解问道:“可是我每天都在它的根部浇水,明明可以把它养得很好。”
“但你忽略了那些老竹。”
陈暮指着旁边郁郁葱葱的竹子,笑着说道:“老竹的根部远比新竹蔓延得更远,也许在我们脚下,就全都是老竹的根须,你浇的水,大半都被老竹吸收光了。”
“还能这样吗?”
刘封喃喃自语:“新竹不是它们的孩子吗?为什么要抢夺它的水?”
“不管是还是动物亦或者植物,都在生存,
活着就是为了活下去,不管是为了更好的活下去,还是单纯地活着,这是他们的本能。”
陈暮将自己的双手背负在身后,看着眼前的刘封,又看了眼那枯死的紫竹,淡淡地说。
优胜劣汰,自然法则。
如果地下水源充足,幼竹自然不会死,可现在到处都是旱,水就会成为所有植物都需要的养分。
老竹的根系远比新竹发达的多,汲取的水分也自然比新竹多,于是新竹就这样,每天有浇水,明明看上去水分很充足,却依旧旱死了。
活着。
是所有生命的本能!
不管是老竹还是新竹,都在不断攫取水分。
也是如此。
这大争之世,每一天都有在死亡。
老与幼童,往往都会成为灾难的牺牲品,能活下去的只是少数。
如果不努力活着,不踩着别的尸体活下去,那么,就只能是你的尸体被别
踩着。
世界,就是这样残酷。
刘封只是呆呆地看着那竹子。
陈暮没有说话。
有些事,说给他听,不如让他亲眼看到。
他以后的路还长着,也许将来他会看到一个崭新的世界。
但。
未来的事,谁又能说得清呢?
.......
.......
在处理了一些政务之后,军司送上来了最新的
报。
厅堂内,陈暮观看着文书,阎忠和侯栩坐在两侧,等他看完之后,才说道:“看来公孙瓒算是暂时脱险了。”
“没想到洛阳那位天子号召力居然如此之大,一声诏书,十余万胡骑奋不顾身呀。”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