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玄德一定会来救我的(3/4)
忌。
可其他诸侯就不一样了。
相对稳定的荆州益州还好,关中、兖州、豫州、徐州、幽州、扬州等地,打仗几乎就没有停过。各路诸侯狗脑子都快打出来,处于这些地方的百姓自然无法恢复生产,导致各地大范围缺粮。
各地百姓逃得逃,参军的参军,落的落
,特别是豫州徐州淮南等地,原本应该是一望无际的稻田,现在变成了长满杂
的荒芜废土,连原本耕地都无
耕种,更别说还有很多没有经过开荒的土地。
可以说,并不是这片大地养不起那么多百姓,而是诸侯们自己在作,不然的话,即便不砍树开荒、围湖造田,以如今汉朝现有的土地,正常
况下养个上亿
还是没有问题。
汉自己都缺粮,远道而来的鲜卑与匈
同样如此。
到时候难免为祸幽州百姓,哪怕将来把敌击退,留下来的也会成为一场烂摊子,恢复治理又成为一件麻烦事。
即便退一万步,公孙瓒不在乎百姓生死,也不在乎治下是否稳定。
那眼下面临的局势总该管一管吧。
公孙瓒自己的存粮其实也不多,只是他可以向青州购买,因此在易京存放了不少粮。
可是城外的难楼部和普富卢部那么多骑兵怎么办?
他们的粮要从部落运输过来,就得从北面的上谷代郡方向运粮。可敌
又不傻,绝对不会轻易让他们的粮
过去,一旦粮
过不来,军中缺粮,他们二
就不得不退兵回去。
到那个时候,就不再是十多万大军对五六万,而是十多万大军将城内的两万公孙瓒孤军团团包围,彻底陷孤立无援的境地。
这才是极为危险的处境。
公孙瓒沉默许久,说道:“想办法去给玄德报个信吧。”
“嗯......”
田豫点点,看着外面的倾盆
雨,叹息道:“只能这样了。”
大雨连续下了数。
跟公孙瓒预测的一样,这场突如其来的雨确实给敌造成了不小的麻烦。
袁绍军才刚到不久,还没开始安营扎寨呢,就被这场雨打了个措手不及,不得不临时退兵十里外,找了个安全的地方迅速开始冒雨安营。
但袁绍军遇到麻烦,难楼部和普富卢部同样也是,他们是游牧民族,本就不善长安营扎寨,何况他们的粮不多,下雨天耽误时间,一直没有动作,会加速粮
的消耗。
也许有问,为什么公孙瓒不给他们粮
呢?
原因很简单。
因为他们没有步兵。
没有步兵,就意味着没有辎重部队。
骑兵本来就靠的是机动,难楼和普富卢离自己的部落又不远,随时可以奔马回去,有太多辎重部队,反而拖慢步伐。
因此实际上难楼部和普富卢部只有随身带的十多天粮,而没有任何长远打算。
反观鲜卑匈
就不同,他们虽然是从并州北面过来的,长途跋涉三四百公里,但
家有财大气粗的袁绍扶持,还可以四处劫掠幽州百姓,能够拖的时间一定比难楼和普富卢更久。
所以在这一点上,公孙瓒会吃一个很大的亏。
显然高览那边也清楚地知道这一点,因而他根本就没有急于进攻,一边帮助胡安营扎寨,一边继续从冀州那边调拨粮
过来,十多万大军,建立起数十个营寨,密密麻麻,星罗棋布一般将易京团团围住,水泄不通。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天气慢慢好转,夏的阳光洒在地上,数
前的大雨残留几乎销声匿迹,温度每一天都在升高,城外不进攻,城内也打不出去,双方就这样僵持着,继续拖延时间。
等到又过了数,已经是四月中旬,幽州的平均气温已经能达到25度以上,高览
脆在易水河畔修建了一条水渠,直接通进了他们的营地,来保证水源。
易京城内倒也不缺水,因为故安城池就是修建在易水河边上,城外还有一条护城河,通过四通八达的水门以及复杂的水流结构,易水的河流会穿过整个城区,形成数条内城河,给城内的提供生活用水。
高览曾经想过将引水的水渠堵死,让城内陷断水的困境。但可惜城池离易水太近,就在南门外不过四五十步远,一旦他们靠近水渠,大量箭矢就如同雨点一般落,根本不可能冒着箭雨施工作业,因此这一条打算就不得不放弃。
但高览还是成功地耗走了难楼和普富卢,十多天下来白白费粮食,他们到现在从部落带出来的一个多月的
粮用得差不多,如果再不撤走,难楼和普富卢部所有士兵都得饿死。
下令撤退的这一天,浩浩数万骑兵从易京东城两三里外过去,尘烟滚滚,难楼命
在远处的一座山丘上不断摇晃旗帜,向城内发出警示信息。
最担心的问题还是出现了,公孙瓒站在东城门上,默然不语。
田豫脸上露出忧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