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 满满的套路(2/3)
一两袋检查一下。”
“唯!”
立即就有士兵前去检查。
而在一旁一直关注陈暮表的郭嘉敏锐地注意到,陈暮虽然一直保持着微笑,但在刘备下令的时候,眼皮子还是忍不住微微跳动了一下。
当下郭嘉心里就有了数,已经不用猜,肯定大部分的稻种都已经发霉,而且始作俑者必然是陈暮。
从当初找刘备要稻种到现在已经过去半个多月,陈暮要是想捣鬼,绝对有充足的时间做这件事,用脚指想,如果所有稻种都发霉的话,此事与陈暮绝对脱不了
系。
过了片刻,去检查的士兵回来了,向刘备报告道:“明公,大部分稻种皆发霉了。”
“额......”
一时间原本还想着不用出多大力就能帮一下曹的刘备愣住,神
颇为尴尬。
几个大眼瞪小眼,都没有说话。
好一会儿,陈暮才说道:“前些子连
下雨,仓库
湿,想来是库房疏于管理,导致稻种发霉,来
,去把仓官寻来。”
执掌仓库的仓管令丞急匆匆而来,见到这形,马上拱手施礼道:“明公,国相。”
“这稻种为何发霉了呀?”
陈暮故作不解地问道。
仓管令丞本能瞥了眼陈暮,但他知道该怎么回答,因此说道:“国相,因最近天气湿,故而发霉。”
“可是你疏于管理之因?”
陈暮又问。
令丞见到刘备严厉的目光看来,硬着皮道:“是小
之罪也。”
“拖下去,关押起来,失粮之罪,择问斩。”
陈暮大手一挥,让将令丞抓起来。
令丞虽然知道是演戏,但还是声嘶力竭地道:“国相,饶命啊,国相饶命啊。”
“四弟......”
刘备想说点什么。
他觉得虽然令丞失职,可罪不至死。
但陈暮却又向他拱手道:“大哥,临淄粮仓存放着大量要送去前线的物资,此事一直是我在管理,却出现如此大的纰漏,这是我的失职,还请大哥降罪。”
“额......”
刘备被堵上了嘴,一下子不知道该怎么说,只得摆摆手道:“四弟稳坐后方,为我筹措粮,我怎么能责怪四弟。”
“多谢大哥。”
陈暮起身之后,对曹道:“孟德兄,这是我的疏忽,好在去年留下不少陈粮,皆能做谷种,我会匀一些出来给孟德兄一个
代。”
曹和郭嘉对视一眼,点点
道:“那就麻烦贤弟了。”
“大哥,你先送孟德奉孝他们回去吧,此事由我来处理,保证两之内,凑齐六十万斤稻种
予孟德。”
陈暮又对刘备说道。
刘备便点点,带着曹
郭嘉他们离开。
等他们走后,陈暮原本一脸愧疚的表,瞬间变幻,露出丝丝笑意。
他知道曹和郭嘉不会那么轻易相信自己当时故意醉酒的表现,一定会怀疑这里面会不会有
谋。
所以必须故意装作不想给他们稻种的模样,才能将占城稻推广出去。
别看现在不管是占城稻还是玉米红薯土豆的产量都不算高,可那是跟后世比。
同样的七八亿亩地,后世的生产力能够保证亩产上千斤,十四亿吃饱喝足还能让粮食出
。
而在古代,亩产100-200斤是常有的事,能上300斤都属于高产。一户五
之家,得保证耕种二十亩以上才能维持得了一家
的生计。
因此推广更加高产的农作物,是势在必行的事。
当初设想是等帮助老大哥一统天下之后,再在南方推广占城稻,然后引进玉米、红薯、土豆等农作物,提升产量。
但现在有曹帮忙,在淮南地区大力推广,不仅两全其美,还能让他稍微消停一会儿,何乐不为呢?
也许有些就会想,你帮曹
获得更高产的农作物,那不是资敌吗?
可我们要考虑的是,推广一项全新的农作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麻烦。
至少两年之内,曹肯定是一心扑在这件事
上面,不会再去想别的东西。
而趁着南面各路诸侯都自顾不暇的时候,只要尽快将袁绍的问题解决,那么南方就不会形成一个统一势力,对于将来收复江东,坐拥大半个天下,就变得更加轻而易举。
等到那个时候,占城稻也在南方生根发芽,一来拖慢曹的发展脚步,二来让南方更加混
,帮陈暮省去了很多麻烦。
这就是从全局角度去看问题。
如果更加直观一点地分析的话,大家就应该能够看到,陈暮这个幕后黑手其实一直在玩那一套平衡之策。
孙坚曹势力小的时候就大力扶持,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