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高顺VS麹义(3/4)

因为“爱敬君子而不恤小人”这个性格,再加上当初在长安的时候,曾经用田丰之计击败过牛辅,所以张飞还是比较听田丰的话,除了刘备关羽陈暮以外,也就沮授田丰能指挥得动他。

“去。”

田丰又对传令兵说道:“告诉公孙将军。敌人以圆形方阵御敌,骑兵万不能冲。等我们先破阵之后,再由骑兵两翼夹攻。”

“唯!”

传令兵奔马前去传达信息。

过了片刻,公孙瓒那边回了信息,同意了这个方案。

毕竟他也不蠢,既然有“好兄弟”的兵马可以消耗,为什么非要用自己的呢?

“陷阵军!”

高顺骑在马上,高声道:“陷阵之志!”

“有死无生!”

“冲锋之志!”

“有去无回!”

“杀!”

“杀杀杀!”

震天怒吼响彻云霄。

陷阵军为前锋,张飞率领人马,中间是陷阵军,左右两侧各有部将率领一校军,总计一万五千人,以锥形阵发起冲锋攻势。

锥形阵,不管是人多还是人少,都能组成的强悍攻击阵型。

陷阵军本部以枪盾手列前,呈现金字塔结构。在它的左右两侧后方,还有另外两部人马。

如今青州军将领有近三分之一在洛阳,关羽赵云牵招管亥武安国等,另外三分之二在青州,除了臧霸和荀彧留守大本营以外,所有人战将都被刘备带出来。

目前在战场上,有主将张飞,将军典韦,校尉高顺、黄忠,军司马徐和张饶司马俱等。典韦留守大营,主军为高顺,左军张飞,右军黄忠。

而在馆陶方向,还有将军太史慈,校尉张辽,军司马管承王丹李波等,青州总兵力达八万之众,再算上洛阳,拥兵十余万。

现在的青州军将军级别,就只有关羽张飞典韦太史慈臧霸五人,都是从讨黄巾时期就跟随刘备的老将。

其余黄忠、赵云、张辽、高顺、牵招等,皆因来得晚,多是讨董前后才加入,因此没有当将军,但也因军功升为校尉,深得刘备和陈暮的信任。

至于管亥资历和军功都够,也是黄巾时期加入,可惜他不愿意升职,只愿在关羽帐下做一马前卒,所以也只能遗憾没有升将。

右军振威校尉黄忠接过麾下士卒送来的大刀,左边张飞领着人马,高声呐喊,整个大军士气亢奋到了极致。

“杀!”

随着高顺最后一声呐喊,陷阵军终于开始动了。

仿佛地震山摇,达二十多公斤重的铠甲覆盖在身上,陷阵军如同一群铁人,地面在撼动。

双方仅仅隔了一里之地,也就是四百米左右,可陷阵军的移动速度,仿佛慢如龟壳,整个大军在以散步的速度前进,二百米,走了快两分钟。

“敌近一百八十步!”

“敌近一百五十步!”

“敌近一百三十步!”

“敌近一百步!”

“弓箭手准备!”

麹义先锋军的号令兵嘶声呐喊。

射!”

随着麹义一声令下,万箭齐发,第一波箭雨遮天蔽日一般射入了陷阵军中。

“盾阵!”

高顺怒吼道。

当当当当,无数铁器碰撞声音响起。

陷阵军前方以枪盾手列前,中间则是弓弩手,注意,是弓弩手不是弓箭手,他们用的是连环弩箭,以求对敌人造成最大杀伤力。

很多人以为弩箭的射程比弓箭长,这不能算是个错误,只能算是个误区,因为要看怎么比。

床弩和强弩的射程当然比弓箭长,一般在三百米以上,甚至宋代的神臂弩能保持五百米以上的有效杀伤范围。

但这种弩体型非常大,跟人差不多高,需要两个人以上才能操作,只适合守城,或者装在战车上用于野外作战,不适合单兵一个人携带使用。

而陷阵军用的是轻弩,也被称为手弩,是单兵作战的弓弩。由于体型小,且只能平射不能像弓箭一样抛射,所以单兵使用的弓和弩,肯定是可以抛射的弓射程更远。

因此陷阵军的弩箭有效射程不如麹义的弓箭,只能列出盾阵,暂避锋芒。

就看到在战场上,陷阵军无数士兵举起盾牌,宛如一只移动的大铁箱,所有的箭支全射在了盾牌上,即便偶尔有从盾牌缝隙间落下来的箭镞,也杀不了人,顶多箭支射在铠甲上,因冲击力而造成内伤。

顶着弓林箭雨,陷阵军艰难前进。临到双方已经到四十步左右,进入弩箭射程时,高顺就下令原地停留,此时高顺早已经下马,顶着盾牌,加入了陷阵军队伍中,充当前军枪盾手。

命令下达之后,左右两边的士兵会一个一个地往后面传,随着前面的人大喊,后面的人也会停下脚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