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三面包夹(2/3)
,比如袁术就有。
但此时已经是三月初,清明节的时候,豫东平原正处于湿温润的春雨时期,天空灰蒙蒙的,微凉的春风中还夹杂着点点细雨,打在
的脸上柔软地像是恋
的手在轻轻抚摸。
可对于火箭来说,这点春雨尤为致命。毕竟此时的火箭就是用鱼油裹着布条,箭重不说,一点风就能吹熄,根本没办法处理壕桥云梯与木幔。
所以雷薄也只能等到敌的士兵冲到了城下,从木幔中出来,在护城河上架构壕桥的时候下令
击。
西华有护城河,这是唯一的好消息。
毕竟旁边就是颖水,不从颖水中引流出一条护城河来,也说不过去。
扛着壕桥的士兵们在刀盾手的掩护下,纷纷铺设好壕桥,后面扛着云梯的士兵又冒着箭雨从壕桥上冲过去,来到城下架设云梯。
箭簇如雨,惨叫声与哀嚎声连绵不绝,大量的士兵被护城河里,很快河中就浮起许多尸体,河水变为红色。
但孙坚身先士卒,十分勇猛地举着盾牌冲在了最前面,所以哪怕很多士兵不想死,看到自家的主将如此勇猛,以州牧之尊居然悍不畏死,自然也愿意下死命。
让雷薄根本没有想到的是孙坚真的太勇猛了,麾下的丹阳兵仿佛全都不怕死的勇士,如水一般一波接着一波冲击着城
,而陈国兵马虽然不像丹阳兵那么悍勇,但正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
何况从主将孙坚到程普黄盖祖茂韩当四部将以及中层丹阳兵军官,都是如此强悍,陈国兵马再怎么样,也不可能表现得太差,同样是蜂拥而来,如蚂蚁一样将整个北城门拥堵住。
一时间北面城门压力剧增,战争从上午打到下午,不管是进攻方还是守方都已经十分疲惫,孙坚数次登上城墙,都被击退下去,双方加起来死伤近千,让雷薄不得不将压线底的南面城门守兵调了大半过来,以减轻正面压力。
要知道孙坚作为进攻主力,一万多全在北城,而赵云作为策应,一万大军兵分两路,从东西二城门同时发动进攻。
这就是经典的围三缺一战术。
雷薄原本在南城留了一千五百,东西二城各两千,自己带四千
在北面作战,可孙坚给予他的压力太大,
得他从南城调了一千
,只留下五百
防守。
不过好在这是平原地区,如果城外有进攻的话,随时能注意到,雷薄倒也不惧怕会有大
马偷袭。
但让他担忧的是,如果再这样继续下去,恐怕西华县就要保不住了。
纪灵到底在什么!
算算子,支援的兵马早就应该来了,为什么还不来?
......
......
就在赵云的兵马从洛阳杀颍川,在西华与孙坚的兵马汇合猛攻西华的时候,同样是在汝南,还有另外两支部队正在进军。
南阳郡。
在历史上,这里是袁术的地盘。但现在,归了刘表。
此时的袁术,跟历史上他的巅峰期差不多,不同之处在于少了南阳,多了荆南。
地盘越大,防守起来就越难,特别还是在无险可守的时候。
【看书领红包】关注公 众号【书友大本营】 看书抽最高888现金红包!
虽然南阳盆地被伏牛山脉包裹了起来,不过南阳去汝南还是有数条通道可以走,比如宛叶古道、三鸦古道、宛襄古道,桐柏古道。
曹征伐张绣,以及刘备火烧博望坡,都发生在这附近,是中原与江南地区最重要的
通枢纽。
现在南阳被刘表占据,而且袁术也对南阳虎视眈眈,双方的兵马在南阳北面的舞、比阳、复阳一带,有数次
锋。
这些地方,其实就是后世的泌阳县与桐柏县,有三条桐柏山脉古道可以直通豫州。
其实在袁术看来,他最大的敌还是刘表。
因为刘表占据着地利,数条桐柏古道的通关隘都被他牢牢控制住,像个乌
壳一样,让袁术数次进攻都铩羽而归,偏偏荆州还处于他势力中心的腹地,使他寝食难安。
其实看刘表现在的位置就知道,荆州北部加上南阳盆地,相当于后世的南阳——襄阳——荆州——武汉连成一片,这块地形北面是伏牛山,西面是秦岭、大山,南面是巫山,东面是大别山、桐柏山。
整个地盘全被山脉包裹,只要占据着山脉的通关隘要道,再加上发达的水系和强悍的水军,别说现在袁术并没有水军,就算有,面对刘表的乌
壳估计也就是个牙齿崩碎的下场。
因此袁术不得不派重兵防守在阳安、郎陵、慎阳、安城等地,自己本则亲自在平舆坐镇,防止刘表偷袭。同时派遣张勋协助陶谦进攻兖州,等兖州被拿下,他们再联合进攻孙坚,吞并整个豫州,再慢慢处理刘表。
算盘是打得不错,但袁术显然失算了,在朝廷下达了诏书,以及刘备派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