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 叔慈侄孝(2/4)
手。
现在袁家这一代基本就靠自家撑着,下一代的翘楚不是袁绍和袁术,实际上是已经担任九卿之一的袁基。
袁基是袁逢的嫡长子,也就是袁术一母同胞的亲哥哥,他们二才是袁家在朝堂的中流砥柱。
所以袁隗很清楚,要想保证袁家的实力,自己和袁基都不能出事,必须要活着才行。
那么损失一点名望,暂时先让袁绍和袁术撤兵,先迎合一下董卓再说。
反正袁家已经撤兵了,董卓也不就没有了借对付他们。
总不能刘备没有撤兵,也能怪到袁家吧。
他们袁家可跟刘备没什么关系。
因此袁隗打的主意,其实就是先让袁绍袁术退兵回豫州,装作退兵的假象。
一旦刘备攻洛阳,他们就立即跟着进来。
到时候他袁家再起兵反董,与三袁里应外合,将董卓除掉。
只要除董的这份大功劳归属于他们袁家,再加上现在他们掌控的兵权,那以后朝堂上的话语权,还不是要归他们袁家所有?
凭他刘备一个宗室落户,发迹也不过是四五年而已,也配
主中央担任执掌朝政的重臣?
呵呵。
确定了袁家目前的方针,袁隗就准备去找董卓请奏让袁基去找袁绍他们去说说这事。
而那边董卓却很忙。
掌权半年以来,他每天都忙得很。
最初的几个月是大肆搜刮财物,然后盗掘陵墓、滥杀无辜、祸宫廷,很多宫
乃至公主都遭了他的毒手。
接着等关东联军打过来的时候,他又开始紧锣密鼓准备迁都事宜。
首先是洛阳,在他的强权威
之下,大量百姓开始被迁移往关中,从洛阳到长安的官道上,源源不断的百姓拖家带
,背井离乡向着关中而去。
在大部分战兵都在抵御关东联军的况下,董卓如今手里大概只有两万左右的战兵,所以利用手中钱财,又招募了十万辅兵。
这些辅兵的任务,其实就是沿途押送百姓,押送金银珠宝。由于都是洛阳周边,很多都是家乡父老,辅兵们不敢做得太过分,使得前行的速度很慢,官道上一眼望不到
。
一辆辆马车、力独
车、板车载着家当离开了他们赖以生存的家乡,往未知的地方而去。很多百姓都是哭泣着,恳求着士兵不要驱赶他们,他们想要留下来。
可在战兵们的监督下,辅兵们只得硬着皮继续驱赶百姓。
无数百姓苦苦哀求,换来的却是残酷镇压。
“将军,求求你们了,我已经六十有余,实在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就让我留在家乡吧。”
“不要啊,这些都是我所有的财产,将军你不能抢走啊。”
“亲族们,董贼残不仁,肆意杀戮百姓,如今又强令我们搬迁,让我们离开家乡,离开我们赖以生存的土地,走是死,留也是死,还不如跟他们拼了!”
在平县,有宗族不愿意离开家乡,以武力对抗,被残的董卓士兵屠戮了整个宗族。
在巩县,这几洛阳下起了小雨,百姓们不得不在泥泞之中赶路,很多老
因为身体不堪重负,倒在了雨水之中,死在这个夏天里。
在偃师,有军纪败坏的士兵不仅掠夺了百姓的财产,还肆意侮辱子,残杀百姓。
像这样的事,每时每刻都在发生。
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洛阳的消息很快传到了关东联军当中。
几之后,刘备得知洛阳周边几个县都在遭受董卓的摧残,心急如焚,在营帐中走来走去,十分焦躁。
“大哥,你先静一静,我都快被你转晕了。”
陈暮无奈地劝了一句。
刘备像是一个炸药桶一点就着,几乎是吼着道:“董贼就要迁都了,洛阳百姓跟着受苦,天子也要被他带走,我怎么静得下来!”
“可是虎牢关还未,董军依旧有一战之力,强行攻城,我们自己损兵折将,恐怕得不偿失。”
陈暮苦婆心地劝说。
虽然虎牢关内军心涣散,但作为天下有数的雄关,虎牢关确实坚不可摧。哪怕投石车每轰炸,顶多是让董军
心惶惶,而没法像导弹一样炸开城门呀。
原本陈暮打得主意其实就是继续用投石车轰炸,一直轰到如北宋的汴梁之战,南宋的襄阳之战一样,等他们自己出来投降为止。
但徐荣毕竟不是没有骨的弱宋,至少即便董贼如此残
不仁,他也依旧忠心耿耿,不愿意开关投降。
所以这注定是一场旷持久的战争,不是一朝一夕,就可以结束。
像历史上关东联军同样也是十多万大军,就被困在虎牢关前足足一年。最后董卓自己迁都,放弃了关隘,关东联军还依旧迟疑不前,只有曹去追击,还被伏击兵败,可见虎牢关绝不是那么容易被攻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