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长辈的快乐(3/4)

有苍头士兵在生火等待。

见到他们出来,纷纷道:“使君回来了。”

一群人踩火的踩火,牵马的牵马,还有人把烫好的酒倒进皮囊里,递给他们。

“嗯,回去。”

刘备接过马,摆摆手示意不喝酒,张飞就不客气,拿起皮囊灌了一大口,只觉得浑身燥热难耐,冰天雪地里丝毫感受不到寒冷,酣畅淋漓。

人骑上马,与诸多苍头侍从奔马离开,丝毫不在意身后的山林当中有一场厮杀。

这些刺客再能耐,在山林里也逃不出臧霸的手掌心。

回到东平陵县,府邸已被积雪覆盖,庭前花坛中的灌木丛上覆盖了一层厚厚的雪,门口的青石板上凝出一层薄冰,一名府里的下人正在用铲子将薄冰处理掉。

那下人是个十五六岁的少年,陈暮路过的时候,与他对视了一眼,看到他慌忙收缩了目光,局促地站在一旁行礼:“使君,二将军三将军。”

见他似乎不认识陈暮,刘备笑道:“武旬,你不认识了,这是我四弟陈子归。”

武旬?

陈暮瞳孔一缩,想起了四年前在广年的那个孩子。

“见过四将军。”

武旬行礼。

陈暮礼貌性地点点头,进了厅堂,坐下之后才问道:“大哥,这是怎么回事?”

刘备解释道:“胡志收养了这孩子,本来应该是跟着胡志与胡平种田为生,只是孩子耐不住性子,想谋个事做,就在府里做了名侍卫。”

胡志已经四十多岁了,在这个时代可以算是老人,早就放下兵器,解甲归田,与大儿子胡平在家里务农为生。

当年跟着刘备黄巾起义征战,包括幽州那一批和后来的罗市贼那一批,总共有一千多人

如今只剩下五六百人,大多都已经解散。有的得了赏赐回乡,有的就在济南扎根,目前胡志的儿子,也就只剩下二儿子胡勇还跟着刘备担任一名屯长。

毕竟队伍虽然解散,但一郡之地,一般有数千不等的常备郡兵。都是刘备精简下来,且愿意继续当兵的老卒,战斗力相当强悍。

“原来如此,大哥还是一如既往的宅心仁厚。”陈暮点点头,关于这一点,他是不会再唠叨了。

作为一个把仁义作为信念,一个能说出“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这句话的人来说,刘备的价值观不可能改变,日后自己叮嘱侯栩,防着点武旬就行。

“来来来,咱们兄弟好不容易又聚到一起,今天必须不醉不休!”

张飞将手里的兔子往桌案上一扔,大喊道:“来人,把这兔子烤了,再让厨房弄点鸡鱼,把酒烧好,都送上来。”

刘备的老婆李氏从后堂出来,笑着说道:“三位叔子今日齐聚,兄弟相逢,就由妾身下厨吧。”

看到老婆,刘备想起了关羽的老婆,就对关羽道:“今日家宴,不如叫上弟媳和阿平。”

关羽说道:“好,我去叫他们。”

“耶耶。”

就在这个时候,后堂步履蹒跚地走出一个三岁大的小孩,嘴里含糊不清地奔向刘备。

“哟,大侄子。”

张飞看到这粉雕玉琢的刘封,顿时就乐了,上去一把把他抱住,钢刺般的胡须就要往小孩脸上蹭。

陈暮连忙上去从他手里把刘封抢过来,白了张飞一眼:“三哥,你这针扎般的胡子扎下去小封儿怕是要哭起来。”

张飞满脸委屈。

刘备乐呵呵地过来逗弄儿子:“封儿,叫四叔。”

“四叔。”

刘封眼睛水汪汪的,奶奶气地喊。

“哇哇哇!”

后堂又传来惊天地的哭声。

“阿侯哭了。”

刘备急急忙忙往后堂去。

哥几个跟过去,发现后堂室内的床上,正有一红黑布包裹起来的婴儿正嚎啕大哭。

去年刘备又生了个大胖小子,取名叫刘侯。

一开始陈暮知道刘备大儿子叫刘封的时候,还惊诧于他的志向难道又是封禅?

现在才知道,人家的志向是封侯。

毕竟汉朝以封侯为荣,刘备打了几年仗了,现在才把“都”这个虚职去掉,变成最低等的亭侯,可见他多么渴望成为一名真正的王侯。

“哎哟,小阿侯呀,怎么哭了呢。”刘备的母亲从后堂侧门进来,她住在后院,听到哭声在婢女搀扶下过来。

“阿母。”

“伯母大人。”

刘张陈三人连忙行礼。

妇人今年才五十余岁,视力已经很差了,身躯佝偻着,见到众人,眯起眼睛打量了一会儿才瞧出新来的是陈暮,忙道:“原来是小四回来了。”

“是啊,伯母身体越来越好了。”

陈暮笑着回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