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折磨之王(3/4)
野,算什么英雄好汉?
然而司马俱不知道的是,陈暮这一招釜底抽薪,除了学习太祖兵法以外,与早年看书时,看到诸葛亮的一些事迹也有很大关系。
诸葛亮第四次出祁山的时候,就曾经对上邽附近的麦田进行坏,只是司马懿援军到的及时,没有让诸葛亮来得及把所有麦田损毁,使得这批粮食后来成为魏军与蜀军对峙的关键。
而在《三国演义》里,这一段历史被罗贯中写成了卤城收麦,让司马懿成为诸葛亮的打工仔,免费帮诸葛亮收麦,来刻画诸葛亮多智近妖的形象。
所以在围城的时候,如果知道城内粮食不足,损坏敌的稻田,可不是陈暮发明的。
不仅诸葛亮过,春秋战国时期也有。
像楚庄王这厮迫害宋国,做得比陈暮还过分,为了迫宋国投降,不仅收割了
家的麦田,居然还筑室反耕,包围宋国,当着
家的面在城外建造房屋,耕种
家的土地,把宋国城外当自己家了,属实离谱。
相比之下,陈暮反而算是善良的,没有楚庄王那么过分到在家都城外另外再造一座城市的地步。
即便如此,也把司马俱得十分窘迫,官军不断地撩拨他的怒气,却不管如何咆哮,也只能无能狂怒,眼睁睁地看着城外粟田一天比一天少。
不过司马俱倒也还没有完全绝望,徐和还有军队,只要徐和援军抵达,两军合起来最少有十万大军,如此庞大的队伍,一千骑兵能够发挥的作用就很少,必能击溃官军。
“将军,昨又被损坏了八百多亩田。”
高苑县令府。
听到士兵汇报的消息,司马俱嘴角抽搐,心里在滴血。
“将军,那样的话,秋收时节,我们剩余的田地将不足一半。”
有个读过几天书的半吊子手下用小木棍算了半天,也就是算筹计数法,得出这么个结论。
一名手下悲戚说道:“将军,再这样下去,就算打退了官军,剩余的粮食也不够我们过冬了,明年大家都得饿死。”
司马俱强忍着怒意问道:“派出去找徐和的去了几天了?”
“四天了。”
“嗯。”
司马俱点点,安慰众
:“高苑离昌国不过一百余里,也许此时徐和大军已经在路上,大家再耐心等几
。”
“可是如果我们再不下田的话,即便官军不坏,田园也会荒芜,长出杂
,那搞如何是好?”
另外一位手下提出担忧。
种地可不是把种子丢进地里就不管了,初中历史就应该讲过古代农业文明的特点“耕细作”。
秧苗种下去后,不仅要施肥、锄杂、灌溉,还得时刻照料,因为谷物秧苗都很
,稍不留神,就可能会死。
如今官军已经围攻了他们五天,足够田里长出大量杂,这些杂
会吸收粮食的养分,到时候即便到成熟的季节,粟苗也不会结多少粟谷,粮食歉收。
司马俱想了想道:“我们每次出城,官军就会缩回营寨,不如今我们佯攻,把他们
回去,再派
去打理田地?”
“那城内不留防守吗?”
有问。
要想看住官军,最少得两万,那么派
留守还得打理田地,剩下的两万
就不够分配。
毕竟整个高苑县各处分布了三十余万亩田,当时亩产不足,要养活一户五之家,要二十亩地,平均每
最少耕种四亩,司马俱四万青壮劳动力耕种了二十万亩。
已经派了两万出去盯防官军营寨,再留一万
驻守,另外一万
打理田地的话,恐怕会累死,忙活一天都整理不了多少亩地。
司马俱咬牙道:“留500吧,反正官军也只有一万
,分不出
手攻城。”
“唯!”
众领命。
那边司马俱定了计策,这边官军今的活动又开始了。
刘备军队浩浩地出来,如同一群硕鼠,举着镰刀锄
嗷嗷叫着奔向粟田。
让类搞建设很难,但搞
坏却很容易。
要不是黄巾军每天都出城骚扰,平均一天八百亩的战绩实在是小瞧了类的
坏力。
八千士兵,一个毁坏一亩粟田,只需要半个小时就行。
甚至有收麦经验丰富的老兵,十多分钟就能把一整亩田割得净净。
这其实已经是陈暮在特意克制的结果,他要的不仅是司马俱四万青壮劳动力,土地也要,没打算真把二十万亩田全坏光,这些以后可都是他的粮食。
陈暮和刘备此时正在军营里下象棋,如今事做了几天了,士兵们也熟门熟路,已经不需要指挥,大家各司其职就行。
“使君,刺史,那司马俱派出城打理田地了。”
就在这个时候,在外面观察的探子回报。
“哦?”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