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八章 我曾一言而祸乱天下!(3/4)
杰。
就可以看出朝堂上下那些尸位素餐的世家士对宦官到底是个什么态度,无非就是你有权势的时候拼命
结,没有权势的时候还不如路边一条野狗。
陈暮陈述利弊,就是在告诉张让,在士眼里,你们什么都不是。告诉他,在士
眼中,你们都是一伙的,并没有好坏之分。
其实也就是把吕强的阵营换了一下,算是偷换概念。
因为在这之前,张让他们以为吕强是站在士那一边的,是他们宦官当中的叛徒。
但陈暮却跟他说,不管吕强心里怎么想,他始终是个宦官,是与他们身份一样的常侍,那么在本质上,他们应该才是一边的,只不过吕强被蒙蔽了而已。
这么一个心理暗示,其实就是符合如何将一个捧杀的反面,如何将一个
拉
某个阵容当中,以此来换取同阵营中的
帮助。
毕竟再怎么排斥,身份生理以及心理的认同感,还是会让张让觉得吕强是和他们一类——都没有g2。
听到陈暮的话,张让幡然醒悟,说道:“子归说的言之有理,赵忠差点铸成大错,我这就去劝天子,释放吕强。”
陈暮微笑着说道:“张公别急,我刚才不是说,还有一件事吗?”
张让这才想起来,陈暮说会帮天子和他解决没钱的问题。
都是惯
思维,当连续说两个问题的时候,第一个问题会出现记忆模糊,从而很容易忽略,重点反倒会放在第二个问题上。
这也是陈暮的一个小手段,先帮荀和解决他们的问题,再说另外一件事,这样循序渐进,才好做打算。
“洛阳如今有百万灾民,各州四处都在打仗伸手要钱,天子手中的确无钱。”
张让思索道:“这件事,你莫非有什么好主意?”
陈暮点点:“自然。”
“是何主意?”
“征税。”
“征税?”
张让苦笑着摇摇:“算了吧,现在各州都
成一团,哪还有税可收。”
陈暮却笑道:“正是收税的好时机。”
“此话怎讲?”
张让瞪大了眼睛,现在全国上下都堪称一片废墟,百姓民生凋零,哀鸿遍野。
就算汉灵帝和张让再贪婪,也不敢在这个时候收税了,怕再这样下去,立即就掀起第二场黄巾之。
陈暮脑中却细细思索着东汉的庄园经济,摇说道:“张公知道,现在全国大部分的田地掌握在哪些
的手里吗?”
“哪些.......”
张让怎么可能不知道,他自己的宗族就是大地主,这次黄巾之后,大量农民失地,他的宗族在颍川阳翟当地大肆收拢田地和
,当起了地主老财。
一想到自己宗族手中圈的那些地,张让便颇有些尴尬地道:“应当是一些大宗族手里吧。”
陈暮点点:“不错,如今天下大
,世家宗族必然大量低价买
田地,隐瞒
做田
徒附,来供养他们这些士族。由于
都被他们隐瞒,国家收的
赋和算赋就少了许多,上
的却只是微薄的田税,天子手中无钱,与这其中不无关系。”
东汉的税收非常低,三十抽一。但税才是大
,称之为
赋和算赋。普通成年
每年要
上百钱的算赋,小孩则要
20钱的
赋。除此之外,徭役也很繁重,想要免除徭役,同样要
税。
而从西汉开始,汉朝就涌现出了庄园经济。所谓庄园经济,就是地主买土地,然后收拢流民帮地主打工,但却不把这些
上报,隐瞒
。
如此一来,国家收的田税非常少,而从税上也拿不到多少钱,税收自然也就提不上来。
这一点和明清也挺像,只不过明清时期这种况摆在了明面上。读书
中举之后,有了士级阶层免税的特权,农民就带着田地找他们投献,这样就不用
税,如此恶
循环,与汉朝一样,同样形成了土地兼并的结果。
东汉桓帝时还有五千万,到三国时
居然只有一千六百万,就算战争瘟疫饥荒,也不可能死那么多
。
所以其中最少一半以上的,基本都是利用这种庄园经济隐瞒了下来。通过这个现象,其实就可以看出大地主们到底多富有,晋朝的时候,为什么能出现那么多世家的原因了。
“既然如此的话,那又如何再征税呢?”
张让不懂经济,开询问。
“很简单。”
陈暮笑着说道:“增加田税,今年到处灾难不断,从贫穷的百姓手中肯定是收不到税。所以我认为,可以从世家手中取一部分钱出来。现在田税极低,把持大量土地的世家宗族根本不用多少钱,肥了自己,瘦了天子,这是从天子手中抢钱。因此只要增加田税,就可以从世家大族手中再把钱夺过来。”
把钱从世家大族中夺过来?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