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四章 崔家命运(两章合一)(3/4)
听着小郭夫这充满“外
客套”的话,夏平安也只能苦笑了一下,“或许夫
一时难以相信,但我的确是真心和夫
道歉,以前我以为佛道是对立的,有佛无道,有道无佛,最近这两
我才领悟通透,释儒道,原本就是一家,红莲白藕青荷叶,又何曾分家,只是名相境界不同而已,天地之间只有一法,万法俱是佛法,万法也是道法,佛教求的都是解脱,道家求的是自在,万法以仁为心,又何有分别,老子骑青牛出函谷关西去,化胡也就为传道,三教圣
同出于世,而今佛法东来,有来有往而已……”
听到夏平安这么说,看着夏平安那歉意真诚的目光,小郭夫是真的惊讶了,这些话,以前打死崔浩也不可能说出来,谁要敢说一句佛法的好,崔浩立刻就要反唇相讥,为了这,崔浩不仅和自己弄得僵,和堂兄弟崔颐等
都反目,形同水火。
夏平安看小郭夫的目光的歉意那真不是装的,而是发自内心,就因为崔浩,最后害得小郭夫
跟着他陪葬,连郭家一门都被诛杀,崔浩若不能改变自己的命运,太原郭家找这么一个
婿联姻,就等于是把自己整个家族的命运都葬送了。
“夫君……夫君为何有如此大的转变?”小郭夫好奇问道。
“好教夫得知,最近我不是外出散心么,就在两天前,我在外游玩,一个
漫步到林中歇脚,突然看到一个来自西域的僧
正坐在树下,那僧
形貌高古,看到我,什么话都不说,就突然开始背诵起一本佛经来,夫
也知道我的脾气,我一向不喜佛经,当时我一听到那个僧
背经,转身就想离开,但是刚走几步,突然听到那僧
的佛经的经文,居然与孔圣
在《论语》之中的教诲极度相似,简直不谋而合,我当时非常惊讶,脑袋里一片空白,身不由已,就留在原地,一直等那西域僧
把佛经背完……”
小郭夫眉
微微一皱,她对魏国翻译而来的许多佛经都很熟悉,也不知道夏平安说的是哪一部,“是哪些话让夫君觉得佛经与孔圣
说的是一个道理?”
“己所不欲勿施于,此话出自《论语》,我也常常把此话挂在嘴边教育族中弟子,夫
应该知道!”
“嗯,不错!”
“我没想到,佛陀居然也讲过和孔圣几乎一模一样的话……”夏平安一脸震惊的表
。
“哦,是吗,是哪些话?”
“……善男子,谓诸菩萨非己所安,不加于物。若诸菩萨守护此法,即是能持诸佛如来一切禁戒。何以故?自身命不应杀生,自重资财不应偷盗,自护妻室不应侵他,如是等行皆名一法。善男子,若有敬顺如来语者,于此一法常当忆念。何以故?无有众生
乐于苦,凡有所作悉求安乐,乃至菩萨求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为自他皆得乐故。善男子,以如是义,我说此言:‘非己所安,不加于物。’如是一法,是诸菩萨应常护持!”
夏平安直接背了一段佛经,还一脸感慨,“夫你听,佛陀对诸菩萨的教诲是‘非己所安,不加于物’,这和孔子对儒者的教诲‘己所不欲勿施于
’难道不是一样的么,当
在林中,我正是听到此句,就感觉心神剧震,似乎一下子明白了过来,发现自己以前对佛教多有误解……”
“非己所安,不加于物……非己所安,不加于物……”小郭夫神一震,“的确如夫君所说,这佛陀的教诲,当真和孔圣
的己所不欲勿施于
完全一致……”
“夫,还不止于此!”夏平安也来了
神,立刻开始说了起来,“那佛经之中还有经文如此说……善男子,如汝所问,何者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善男子,无有少法是如来觉。何以故?如来觉者无所觉故。善男子,一切法无生是如来觉,一切法无灭是如来觉,一切法离二边是如来觉,一切法不实是如来觉。善男子,诸业自
是如来觉,一切法从因缘生是如来觉,因缘之法犹如电光是如来觉,以因缘故而有诸业是如来觉,……善男子,一相法是如来觉。云何一相?所谓诸法不来不去、非因非缘、不生不灭、无取无舍、不增不减。善男子,诸法自
本无所有不可为喻,非是文辞之所辩说。如是一法,是诸如来现所觉了。”
夏平安随又背出一段经文,“夫
你看,这经文,岂不是也和老子所言大道无形,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是一个道理,当时我听完那个西域的僧
所背的经文之后,整个
一下子大彻大悟,终于明白了释儒道原本就是一家的道理,也终于明白自己以前有多狭隘,太过执着于门户之见和名相之别,而没有
彻三教背后真意,实在惭愧!”
小郭夫轻轻蹙着秀美,喃喃自语两遍,也惊讶了,“夫君,我看过魏国翻译的诸多佛经,但没有任何佛经上的经文是夫君刚才所说,不知这些经文来自哪一部佛经!”
夏平安心说,你现在当然不知道,这部佛经,要到唐朝的时候才翻译过来的。
“我当时大受震撼,也问那个西域的僧这是什么佛经,那个僧
笑答,此佛经还未传
魏国,我是魏国第一个有幸听到这佛经的
,这佛经的名字,就叫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