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八十三章 陆教授恐怖如斯(2/3)
备上的时候,都是配合雷达侦测一起使用,探测到外来攻击的时候,才会启动力场护盾,并不是一直开盾,也没必要一直开盾。
潜艇六千多米的海底,时时刻刻都在承受海水重压,就必须一直开起力场护罩了。
所以……还必须设计一个可以随时关闭的力场护盾预留缺,用于安装探测雷达。
而且,这个没有力场防护的探测雷达,还必须能够承受住六千多米的海水重压。
要做到这一点倒是不难。
可以在潜艇船首设计一个类似于剑鱼的尖刺形探测雷达,用碳化钽硬质合金制造,内部的电子部件用石墨烯,可以承受住海底压力。
而且,这个剑鱼雷达,只是在探测的时候才会关闭雷达部位的力场护罩,不开雷达的时候可以开启力场护罩,并不会长时间工作。
陆离计算了一下海底压力和碳化钽硬质合金的耐压强度,预留了十倍压力的安全余量,开始设计一套新型海底耐压型探测雷达。
设计完毕之后,陆离紧紧的皱起了眉。
这个雷达的效果……有点差呀!
在海洋环境下,而且还是金属含量超高的海底环境下,电磁波雷达和光波雷达的效果都很差。
电磁波雷达就不用说了,金属含量超高的海底,磁场扰大得吓
。
光波雷达在海底的效果也很差,水是流动的,光会折,效果同样很差。
一般来说,潜艇使用的都是声纳探测。
声纳这玩意……确度和探测能力同样很差。虽然能听到回声,却无法准确的判断出目标到底是什么东西。一条鲸鱼和一条潜艇,经常都分辨不出来。
看来,我还要设计出一种全新的雷达探测工具了!
不用电磁波雷达,不用光波雷达,也不用声波雷达(声纳),还能用什么呢?
对了!量子雷达!
陆离突然哈哈大笑。没比我更懂量子技术了!
连自身的存在形态都变成了量子意识形态,可以说,陆离是这个世界最懂量子技术的了!
量子雷达,这玩意可以有啊!
而且……量子雷达这东西,完全是力场护罩都无法隔绝的,可以在力场护罩包裹之下,仍然正常扫描,正常通讯。
量子这玩意,很违反们的常识。
举个例子,从北京到上海,宏观世界的移动方式,自然就是途经这段距离,然后抵达终点。
在量子世界里,那就不是这样的了。量子可以直接从北京跳到上海,根本不需要经过中间那段距离。
这叫“量子跃迁”!
所以……量子雷达,量子通讯,这才是力场护罩之下的最佳雷达扫描方式和最佳通讯方式!
只要把量子雷达技术和量子通讯技术搞出来,力场护盾可以从主动技能变成被动技能,可以一直开着护盾都不影响雷达扫描和通讯了。
这个可以有!
咦?我不是在研究海底矿场设计吗?好像……又搞出了一个了不得的技术了!
而且……量子雷达和量子通讯都搞出来了,量子计算机……这个也可以有啊!
唉!实力太强了,随便想想就搞出个吓的新技术。
陆离忍不住笑出声来。
量子技术,这是个吊炸天的黑科技。
从量子雷达和量子通讯来说,这里用到的是“量子纠缠”原理。
一对相互关联的量子,其中一个发生状态变化,另一个也会同时发生状态变化。
无论间隔多远,就算在宇宙的尽,这种量子纠缠现象也是无法阻隔的。
所以……用在量子雷达上,就是一颗量子碰到了什么,发生了状态改变,另一端的另一颗量子,也会同时发生相同的变化。
比起电磁波、光波和声波,量子雷达完全不受任何扰,探测
度极高,灵敏度极高。
在量子雷达扫描之下,什么隐形飞机,什么海潜艇,完全无所遁形。
量子雷达和量子通讯,都是同样的原理,全都是基于“量子纠缠”现象。
一颗量子发生状态变化,另一颗量子同时发生变化,完全不需要经过传播距离,即使跑到宇宙的尽,也能即时通讯。
更重要的是,量子通讯无法解,具有绝对的安全
。
因为“观测者效应”的存在,任何试图截取信息进行解的行为,本身就会
坏量子运动的状态,得不到真正的信息。
至于量子计算机,那就更加吊炸天了!
我们都是到,经典计算机的原理,就是基于晶体管通电断电的0和1,两种状态来进行计算。
但是……量子计算机的原理则是基于“薛定谔的猫”,处于生和死的叠加态,同时具有0和1两种状态。
单个量子和单个晶体管比较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