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二章 天明寺(续)(3/4)
双方都有一个不错的前程,这前程就在天明寺,也不枉他扮做和尚,在这里吃了几年的斋饭。
当然,这都多亏了那个楚国皇帝狂妄自大,居然离开行辕,在半山腰的天明寺住宿。
真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意。
不知走了多久,地道前方已是尽,吴秋借着火把的火光,看见前方是几级台阶,顶部有一如同井盖的木门。
法定靠在台阶土壁一个伸出的竹筒处,侧耳倾听,听外面的动静。
地道的出,是厨房的一个大灶台炉膛,按说这时候不会有
在厨房里,但他一向谨慎,所以出去前,一定要多个心眼。
吴秋见状赶紧让把前
的火把灭了,免得一会打开地道门,火光
露行踪。
法定侧耳在竹筒旁听了一会,没听到外面有什么别样的动静,便轻轻开门:把木板往上推。
却推不开。
似乎灶台上放了重物,压着木门。
他心中一紧,再推,还是推不开。
心中着急,愈发用力推,推得木门“咯吱咯吱”响,还是推不开。
旁边,吴秋见其如此模样,觉得况不对,就在这时,听音竹筒里忽然
出大量
体。
这体有些黏滑,带着刺鼻气味,吴秋刚开始还以为地道
开在厕所附近,是粪坑漏了,但很快闻出味道不对。
随后,埋心里的恐惧,再度浮现。
他又想起了那天,长安城北,渭水南岸,官军大阵被楚军火器摧残、蹂躏的景。
雷声中,群出现一道道血痕;冲天火光里,无数
影摇曳,惨叫声不绝于耳,许多熟悉的面孔在他面前
碎、发黑、消失。
“是,是火油!外面不对啊!!”
吴秋脱而出,转身要跑,但后面都是
,狭窄的地道,宽度仅容两个
侧身并排站着,他想往回跑,又如何跑得了?
昏暗的地道里,忽然明亮起来,顺着竹筒流地道的
体冒起火,把法定和吴秋点燃,然后点燃其他
。
“啊啊啊啊啊啊!!!”
惨叫声响起,地道里的们被火光吞噬,身影不断摇曳,又发出“滋滋滋滋滋”的声音。
。。。。。。
房间内,几名皇子和公主,围在嫡母的身边,面露惊慌之色,外面传来的动静,让他们坐立难安。
说是放焰火吧,夜空中没有火花绽放。
说是夜市赏灯吧,阿娘又不许他们出去。
到底是怎么回事?
“父亲在钓鱼,你们莫要怕。”黄姈轻声说着,面色平静。
孩子们见母亲一脸风轻云淡的样子,心中不安渐渐消散。
过了一会,有几个甚至打起盹来。
黄姈见状,便让宫们铺好席子、被褥,让儿
们“排排睡”。
外面响起问候声,黄姈和儿们说了一会,转出去。
却是个禁军将领,身着甲胄在外等候。
为防暗箭,门外竖起好几个大盾,以作屏障。
“况如何?走地
进来的老鼠?”黄姈站在大盾屏障后,轻声发问。
“回殿下,老鼠已经被烧死在地了。”
黄姈又问:“四周形如何?”
“殿下放心,寺外各处,暗哨并未发现可疑之接近。”
黄姈再问:“各处暗哨不会被偷偷拔掉吧?”
“殿下放心,所有暗哨安好,只有一群老鼠,走地过来。”
黄姈问了一会,确定如今形势“均在掌握之中”,放了心。
回到房内,嫡庶儿们都已经睡着,她在一旁坐下,倚着凭几,听着外面的动静。
想起李笠的布置,不由得叹了气:钓鱼、钓鱼,成
里钓鱼!!
自己做鱼饵钓大鱼也就罢了,还带着家一起当鱼饵,这是怎么当一家之主的?
不过现在埋怨也没用,李笠从不打无准备之仗,此次在金城天明寺“钓鱼”,准备充分,只要突厥敢来,就一定会有“惊喜”。
只是没想到,这天明寺里居然有暗道通向山顶,若不是寺里有出首,今晚或许会多一些波折。
想着想着,黄姈看着旁边的油灯,伸手过去。
手的一侧被灯光照亮,但另一侧,却因为处于背面,一片昏暗。
李笠的声音,在耳边响起:
“前汉,张骞出使西域,返回中原时,本来是要走河西地区,这是从西域回中原的主道,但那里被匈
占据。”
“于是,张骞走祁连山另一边的旁道——羌中道。”
“羌中道,又称西海道,东西横跨如今吐谷浑海西地区,走到了西海,继续往东走,出湟水河谷,便能抵达金城,汇主
道。”
“张骞就是这么避开河西匈,平安回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