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五章 我们一定会赢的!(2/2)
往内退了几步——虽然他们本身就在
内(靠近
)。
雷鸣声不断,许多的心有些颤抖,仿佛那一声声闷响,是无形的铁锤砸中自己的心,发出令
心悸的声音。
“第三路,是臣的妹夫窦泰,此
骁勇善战,足智多谋,极得
臣信任。”
老兵继续说,仿佛正在发生的“地动山摇”和自己没关系。
“他从蒲坂分兵南下,于风陵渡过河,抵达潼关东,一是夺潼关,策应臣于蒲坂过河,二是要朝廷之兵,使得官军无法集中兵力,阻止
臣过河。”
“当时,关中大饥,心浮动,丞相(宇文泰当年为西魏丞相)手中兵马寥寥,既无法分兵阻挡,也无法在集中兵力后,面对单路敌军有优势。”
“但丞相判断,臣三路大军,主攻是窦泰,其余两路不过是佯攻,于是当机立断,集中兵力向往潼关来。”
“官军锐走小道绕过潼关,于关东郊的小关附近,打了窦泰一个措手不及。”
“窦泰兵败身亡,臣得知消息,吓得连夜拔营撤退,而那当世项羽虽然拿下上洛,得知主力已退,独立难支,也就退了。”
雷声阵阵,绵延不绝,内墙壁微微颤抖,
心悸动。
但是,兵卒们听老兵诉说着当年故事,得知当初官军面临的局面,比起现在还要凶险,忐忑不安的心,稍微稳了些。
要知道,当年,朝廷的实力比起东贼(西魏对东魏的称呼),相差十分悬殊,臣一次次大举来犯,哪一次不是局势危急?
可朝廷硬是一次次以弱胜强,一次次挺了过来。
所以,这一次,官军也会挺过去的!
我们一定会赢的!
兵卒们自己给自己鼓劲,吃着炙羊,听着外面的动静,感受着地面和墙面的微微颤抖,心中不再害怕,反倒有些期盼。
期盼着一会敌军攻进来,他们就利用地形,和对方短兵相接。
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
忽然间,方向火光闪烁,有不少火焰在
外地面绽放。
火光照亮了兵卒们的脸,他们看着外面的动静,有些懵:不是有关墙挡着么?怎么会...
“他们或许有类似投石机的玩意,能把易燃之物抛过关墙。”老兵开,依旧一脸淡定,“赶紧把门关上,莫要惊慌。”
老兵就是主心骨,兵卒们回过神,赶紧动手关门。
门是什么门?磨盘大小的石块,就放在。
抽去“绊脚”,将磨盘状石块“滚”到挡住,又在其上垒几颗大石
,“门”就关好了。
外面即便烧起来,也烧不进来。
而藏兵另一
有通风
,所以他们躲在
里,不怕憋死、熏死。
很快,“门”关上,兵卒们心定不少,内虽然有些拥挤,却让他们觉得很安全。
就等“雷声停下”,和攻关城的敌兵厮杀。
不知不觉,太阳西沉,夕阳余晖将大地染成黄色。
潼关及关城,在持续了将近大半天的炮击下,已经燃起熊熊大火,化作一个巨大的火盆,火光将昏黄的天空映亮。
潼关外,楚军炮兵阵地,一门门臼炮“忠勇伯”不停发出怒吼,仿佛怒火绵延不绝,离“息怒”遥遥无期。
阵地旁,堆积着大量灰烬,那是纸质弹药筒的“遗骸”,被炮兵们清理出炮膛,倾倒在周围。
旁边,围观“炮击”围观了大半天的几个年轻楚军军官,掏出堵耳朵的布团,打着哈欠,对身后乌央乌央一大群看热闹的兵卒说:
“散了,散了,都散了,赶紧回营,吃完夕食,早些休息,明早可是要城收尸的。”
“记住,明早先别吃朝食,不然吃多少,就得吐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