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六章 落日(1/2)
午后,晋阳城东,欢呼声如般响起。最新地址发送任意邮件到 ltx Sba@gmail.ㄈòМ 获取
东城墙处,大量楚兵沿着一道道被“克虏伯”打出来的斜坡,冲上千疮百孔的城,然后进
城内。
齐军战前心布置的各种防御设施,在此之前,已经被楚军的“克虏伯”摧毁,根本就阻止不了楚军突
城墙。
但是,新的防线已经在城内出现,那是由大量砖木、障碍物堆积在各街道上而组成的街垒。
大量齐兵坚守街垒,在街垒后,在旁边院墙、屋顶,拿着弓弩,等楚军上前送死。
除此之外,又有许多孺参战,要么也拿着兵器、弯弓搭箭,要么不断搬来砖石,以作“箭矢”。
面对蜂拥而来地楚兵,无论是披坚执锐的男,还是看上去弱不禁风的
孺,全都毫无惧色。
晋阳为高氏霸府所在,不仅有大量武勋,还聚集着大量锐以及军户。
这些军户,是当年被安置在河北地区的六镇军民,走投无路之下,跟着高欢转战各地。
高欢成了权臣,以晋阳为霸府,后来儿子当了皇帝,这些军户也过上了好子,至少比起当年在六镇吃风沙,好了许多。
所以,他们对高氏的忠诚,以及对外的敌视,并不会因为晋阳东城墙被突
而瓦解。
楚兵渐渐近,街垒后的
们,无论男
、老幼,都握紧手中武器,或者能够当做武器的物体,准备死战。
但是,楚兵停在百步距离,对他们喊话。
喊的无非是什么“投降不杀”之类的话,但没信。
当年的洛阳朝廷,把他们当贱户;现在,他们也不相信南方的朝廷。
楚军这边喊了一会,见各街垒后毫无回应,于是,“忠勇伯”就位。
“忠勇伯”和“克虏伯”一样,是新式兵器——火炮的军中代称,但和身材细长如柱的“克虏伯”不同,“忠勇伯”身材矮胖如钟。
因为外形像钟,故而取其谐音,命名为“忠勇伯”。
一枚枚肥胖如酒坛的火油弹,由炮兵们装填完毕,“忠勇伯”们随后对天怒吼起来,将这些沉重的“酒坛”抛出去。
肥胖的火油弹,在半空中画出个曲线,绕过一堵堵厚实的街垒,落在百余步外的地面。
在街垒后的群里,墙壁上,房屋上,绽放出一朵朵绚烂的火花。
火花照亮了附近们的双眼,也点燃了不少
。
身上着火的,哀嚎着挣扎,这忽然燃起的火,水扑不灭,而着火者身上燃烧的
体,其他
沾上,也会跟着被点燃。
齐兵依靠街道、墙壁、房屋构建的各类街垒,在楚军“忠勇伯”的不断抛下,根本就起不到预期的作用。
雷鸣声此起彼伏,晋阳城东各街道处的街垒,很快烧成一片火海,无数准备和楚兵同归于尽的齐兵,连同其家眷,在大火中溃散。
他们甚至还没机会和敌白刃战,就已经伤亡惨重,面对蔓延的火势,血
之躯,根本就无法抗衡。
一如开始西沉的太阳那般,齐国的国祚,已经完了,而他们的命运,自己已无法掌握。
严重损的东城墙上,楚军将领用千里镜观察城内
况,确定各街垒处的齐兵已经溃散,便发出进攻的号令。
准备就绪的楚军各先锋队,扛来湿漉漉的毛毯和布帛,还有一桶桶泥沙,在火场中铺出一条条通道。
激昂的鼓角声响起,身着红色戎服的楚军将士,在烈焰之中,化作猩红的水,涌向晋阳城内各处。
。。。。。。
夕阳西下,晋阳城内雷声此起彼伏,到处都是火光和浓烟。
晋阳宫,宫中一片混,随着宫门在浓烟、巨响和火光中垮塌,本就已经稀稀拉拉的禁军,一哄而散。
楚兵从垮塌的宫门处涌皇宫,指挥禁军守门的高俨,见左右只剩下几个部曲,嚎叫着挥舞手中佩刀,扑向楚兵。
他是皇帝的同母弟,心意已决,绝不屈膝投降。
楚兵本来想给这位一个痛快,但见衣着不凡,铠甲也特别光鲜,琢磨着莫非是什么贵,便把长矛当棍用,一番
打,将高俨打翻在地。
然后一拥而上,将其如同抓猪般捆起来。
涌皇宫的楚兵越来越多,宫
们惊慌失措,四散奔逃。
但又能逃去哪里?
逃出宫,外面是同样混的晋阳城,即便逃出晋阳城,城外到处都是楚兵。
许多走投无路的内侍跪倒在地,面对凶神恶煞的楚兵,不住求饶。
而大量宫则抖若筛糠,看着眼前一群群喘着粗气的壮汉,站都站不稳,瘫倒在地,面露绝望。
然而宫的楚兵并未失控,沿途遇到的
,只要对方放弃抵抗,他们就不会刀兵相向。
无论是内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