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6章世纪末的躁动(2/2)
满了各种担忧
绪。
此时,已无
关心在中美洲进行的美西战争,更无
关心发生在东南亚吕宋群岛上的事
。
早在1897年,德国已超越英国本土成为欧洲第一工业强国。
在这一年,德国商船总吨位超过荷兰,成为世界第二大商船队。(注:第一是英国商船队,其规模超过世界其它国家总和,占全球商船六成以上,统计数据中含大洋王国商船队。)
同样在这一年,德国进出
贸易总额超越花旗国,成为仅次于英国的世界第二国际贸易大国。
德国已经是世界第一陆军强国,但是海军力量却是严重短板,在1897年,德国海军总吨位与意大利相仿,排在英法俄美之后,列世界第五位,意大利第6位,大洋王国第7位。
德国舰队规模不到法国一半、英国的1/4弱一点。
这对野心勃勃的德皇威廉二世而言,绝对是不能够接受的,他非常希望在自己的有生之年,能使德国从欧洲区域强国演变为世界
强国。
要实现这一理想,最大的风险,就是英国的态度。
德意志的影响力要遍及全球,必然要与
不落帝国迎
相撞,这是无法避免的宿命。
公海舰队的应运而生,有其历史的必然
。
1897年6月15
,提尔皮茨向威廉二世提
《建设公海舰队备忘录》,并在1898年的议会表决中获得通过,这份备忘录最终带领德国走上挑战世界霸主的不归路;
1、德国必须建立强大海军,以保卫海外殖民地、保护德商利益、保护德国商船队安全、保障工业原料供应。
2、在这世界上唯一能威胁德国,使德国无法成为世界
强国的国家只有英国。
3、德国不可能像英国那样海军基地遍布全球,德国应该在北海、波罗的海建立强大的公海舰队,战时直接攻击英国本土。
4、公海舰队总吨位应达到英国海军总吨位2/3,这样,即使英国将全球的海军都调回大不列颠,形成总力量的优势,即使德国海军因此全军覆没,获胜后的英国海军也已丧失战斗力;意大利、奥匈两盟友海军力量便可歼灭英国残余海军。
5、建立公海舰队并非为了准备与英国决战,而是因为公海舰队之存在,令英国不敢再以世界唯一海上霸主自居,不敢做出伤害或挑衅德国利益的举动。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建设德国公海舰队的海军提案,处处都在针对大英帝国皇家海军,以其为最大的潜在敌
,露出明显的敌意。
试问,一向骄傲到鼻子朝天的大英帝国皇家海军怎么可能忍?
为了维护海上霸权,针锋相对的大规模造舰计划随之出台,英伦三岛掀起了一
造舰狂
,计划建造包含战列舰,巡洋舰,驱逐舰在内的各型舰艇多达170余艘,用实力回击德国的挑战。
9月2
在非洲恩图曼战役中,率领英国和埃及联军的基钦纳少将,击退马赫迪领袖阿卜杜拉军队的进攻,取得完胜。
9月12
西班牙王国在战场上节节败退后请求停战,花旗国考虑后同意,弥漫在中美洲的战火自此停歇。
9月21
,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囚禁光绪帝至中南海瀛台,变法宣告失败。9月28
,戊戌六君子谭嗣同、杨锐、林旭、刘光第、康广仁、杨
秀问斩,康有为,梁启超分别逃往法国和
本。
1898年10月6
,清廷与大洋王国签定《中洋互订广州湾租界条约》。
10月初,美西战争双方代表在
黎会面,商讨战后安排问题。
12月10
,美西双方在
黎签订和约,西班牙放弃古
并承认古
独立,将波多黎各割让给花旗国,从此海外殖民地几乎丧失殆尽。
12月26
,帝国大学教授居里夫
发现了化学元素镭,本年度的两次重大的物理发现令居里夫
声名鹊起,其物理实验室已然具备着世界
的影响力。
12月28
大洋王国在首都红河谷市举行了盛大的胜利游行,出征吕宋群岛返回的皇家禁卫军士兵在数十万狂热市民的围观下,迈着整齐的步伐通过巍峨的帝国凯旋门,整齐的军列行走在凯旋大道上,引来万众欢呼,全城沸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