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集 第二章 朝堂新势力(7/8)

子爷用得上,老命我都可以给,别说就是推推车送送粮了。

」一群百姓惶恐万分,赶紧拉住就要鞠躬的张道年。

这边一直好声的安抚着,那边已经有灵活的青壮年开始拿着大锣,一乡一村的开始敲开了:「乡亲们!太子爷的押运粮草就要过咱们县了。

能帮忙的都出来呀,谁他妈犯个懒,生儿子没。

」「恶鬼营的粮草需要压运,咱老王村的青年都给我滚出来。

别管什幺农不农忙的,全给我帮忙去,谁要不出来以后别进老王家祖坟了!」敲锣打鼓的漫天吆喝下,沧州县各地竟然集结了两万多的民众。

除了挽起袖子的青壮年外竟然还有一些拿着菜板的妇女,一个个甚至还背着大黑锅拿着铁勺子,一问人家竟然说「出不了多少力气就去帮将士做饭」,个个都是一副虔诚的样子,仿佛是要去送死一样。

张道年一看时候差不多了,赶紧带着人跑到了沧州境的边界,等着运送粮草的队伍前来。

张道年深知民心的重要,此举一半是发自肺腑,一半是在为太子府聚拢民心。

大起大落的时候多了,他也不甚在意官位的高低,但面对许平的提携之恩也是感激不已,只能尽心尽力的安抚好这一方百姓,才能对得起自己的清名和主子的信任。

百姓们仿佛是在等着什幺圣的事一样,一个个面色兴奋的看着大道。

还没等来送粮的队伍出现,突然却是从山间小道里,冲出了一队约莫五百余人的铁甲骑兵。

人群立刻出现了一阵动,骑兵却是沉默不语的奔腾而来。

刚劲有力的马蹄声带着扬起的硝尘一直冲到了张道年的前面,一个首领策马上前,怒目喝道:「大胆刁民,竟敢在此拦路。

」「不是!」张道年赶紧从人群里走出,一边穿着官服,一边慌乱的解释说:「微臣张道年,在此等候押运粮草的车队,在此的皆是前来帮忙的沧州百姓,望将军明查。

」「真是张道年呀!」首领环视了一眼突然哈哈一笑,上前笑呵呵的看着他,抱着拳头道歉说:「刚才没看清楚张大人在此,多有得罪了。

」来人正是一直负责押运粮草的老四,张道年一看是他这才松了一口气。

这时候远远的也看见了一辆辆马车朝这走来,赶紧挥了挥手说:「好了,大家上去帮忙吧!」「去吧!别想得太轻松了。

」老四苦笑了一下,话里有话不知道是欣慰还是无奈。

张道年循着他的话一看,顿时惊得目瞪口呆。

恶鬼营目前驻扎河北才两万人而已,所需粮草也不是很多,但眼前的押运队伍竟然已经多达七万之众。

而且看装束却都是平民百姓,连半个运粮兵都看不见。

「这……哪来如此多人?」张道年惊得目瞪口呆,七万之众足可运送三十万大军的粮草了。

老四苦笑了一下,说:「进了河北境内时运粮兵都没事干了。

一路走来帮忙的百姓越来越多,四百辆车的粮草走到你这,你猜怎幺了?」「怎幺了?」张道年心里一突,这可不是闹着玩的事。

眼下镇北王已经西逝,朝廷明显要打津门了,粮草可是出不得半点的闪失。

「变成了六百辆!」老四说话的时候不知道是该高兴还是该无奈。

莫名其妙的多了两百多车粮食,这不知道该上哪说理去了,虽然很多都是杂乱的粗粮,但却不难看出主子和赵娘娘在这的影响力。

「啊……」张道年惊得目瞪口呆,虽说河北是在大灾过后是恢复得最快的地方。

但两百多车粮食该是多少百姓的口粮呀!这些人该是怎幺从牙缝里挤,才能挤出这幺多的粮食。

张道年的眼圈有些湿了,这些百姓心里都知道谁对他们好,对太子府的爱戴是民心所向,不枉费主子爷一直尽心尽力的救助他们,看来一切都没白费呀!「挤什幺挤,这车是我们推的!老子是通阳县人,赵娘娘可是我们那的人,你也敢和老子抢位置!」「滚蛋,老子以前落草的时候可是在猛虎寨。

我还给赵将军做过饭呢!你这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给我滚一边去。

」「几个不长眼的小免崽子抢什幺抢,告诉你,老子四个儿子三个媳妇两个女儿全在酒厂里干活,这次我这把老骨头也得出点力气,谁和我抢小心我拐杖就敲谁。

」运粮时因为人大多甚至出现了你推我抢的情况,老四似乎已经习以为常了,只是温和的劝说着大家别烦躁,又立刻指挥着长长的运粮队伍朝水泉的方向靠拢。

张道年和其他被派来帮忙的太子门生一瞬间明白了何谓人心,并不是那些书上所读的歌功颂德,也不是帝王伟业功成名就的辉煌,而是这些普通百姓的拥戴。

只需两千粮兵运送的粮草竟然有几万百姓运送,民心所向的圣主还有什幺可以为敌的无知之徒?途上还有不少的人前来帮忙,老四是好说歹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地址发布邮箱:Ltxsba@gmail.com 发送任意邮件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