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三百零七章 君王不可长于妇人之手(2/3)
“陛下。”吴三桂小声的询问“那些俘虏该如何处置?”
他之所以这么上心俘虏,当然是有小心思的。
俘虏之中的真鞑与蒙兀很少,绝大部分都是倒霉的汉军。
而这些二鞑子们,很多都是之前的江东军,或者是历年来被抓走或是投降的关宁军。
如果能把这些补充进关宁军之中,那对于这段时间折损数千的关宁军来说,绝对是一件大好时期。
“这种事还用问我?”
王霄放下水壶看着发油腻打结的吴三桂脑壳,不怎么的想着其身为平西王的光
脑壳拖猪尾
辫子的模样。
“从他们降了鞑虏,对大明百姓举起屠刀的那一刻开始,他们就是真的鞑子了。”
摇了摇,王霄平静的嘱咐“去甄别一下,如果是被掳掠而来耕地为
的,可以集中起来送回关内去。谁要是在这事儿上动手脚,我不找别
就只找你吴三桂,送你去北镇抚司住上一
个月,你要是能活着回来,那就当这事儿没发生过。”
吴三桂心说,去北镇抚司的诏狱里住一个月,那是连骨都出不来了。
心中打定主意一定要严格把控,嘴上则是说“那剩下的那些...”
“都埋了吧。”
吴三桂心猛然一颤。
他倒不是害怕这种事,上了战场这么多年,见过的各种凄惨之事数不胜数,埋了那些降兵压根不算什么。
真正让吴三桂心惊的是,王霄对待大明降的态度。
这分明是一个不留的节奏啊。
要知道他吴三桂的舅舅和表兄弟们一家,可都是在沈阳城里。
到时候一旦城,该如何去拯救才好。
关宁军就在城外,着那些二鞑子们挖掘了大坑,然后把他们都给推了进去。
凄厉的哭嚎声与眼泪鼻涕齐流的哀求声响彻四野,城上的守军也是瑟瑟发抖。
不过眼前的这一幕,也算是变相的增强了守军坚守的信心。
外面的明军连那些投降的汉军都不放过,更何况是他们这些真鞑子。
而孔有德等也算是彻底断绝了投降的希望,加紧说服鼓动城内的汉军帮着守城。
无论是真鞑子还是二鞑子,他们都很清楚一旦城必死无疑。
经过最初的慌之后,守军的抵抗意志却是大幅度提升了。
而王霄要的就是这种效果,最好守军和攻城的关宁军一起拼光光,那就最好不过了。
“祖爷爷,这是不是有些...”
得知王霄进抵沈阳城下的消息,崇祯再也坐不住了。
他带着新军一路北上,紧赶慢赶的赶到了城外大营,没想到刚到这里就被拉过来看这么一处。
“帝王不可长于宫
之手。”
王霄蹲在地上,手里摆弄着青“身为帝王,要为万千百姓负责。要照料他们的衣食起居,还保护他们,还要为他们报仇。”
侧看向崇祯“你知道,有多少大明百姓死在这些
的手里吗。要不要让这些百姓们的冤魂去找你聊聊天?”
崇祯被说的面红耳赤,很是狼狈。
王霄看了他一眼就移开了目光“对敌仁慈,就是对自己
的最大残忍。朱由检,你先搞清楚你是哪边的。”
“祖爷爷。”
崇祯行礼“我错了。”
王霄没搭理他,就让他保持着姿势直到那边关宁铁骑来回践踏完事。
扔掉手中的青,王霄站起身来走向营地“滚蛋吧。”
等到王霄的身影走进大营,这边王承恩才敢快步上前搀扶着腰都快要断了的崇祯起身。
“皇爷...”
“朕没事。”
崇祯摇摇,揉着腰身看向远处
影晃动的沈阳城
“祖爷爷说的对,是朕太傻了。你立刻回京城去,把太子接过来。”
“这...”
“嗯?”
“是。”
跟着王霄在军中待了一段时,崇祯也是逐渐威严起来。
所以说明君多出于马上皇帝,这话并没有说错。
因为见惯了生死的马上皇帝们,可以无惧儒家的废话,强力推行真正对天下有好处的事。
而那些长于宫
之手的废物们,那就是真的废了。
新军已经逐渐成长起来了,虽说因为时间的关系依旧是缺乏训练,可战斗意志上已经不比关宁差上分毫。
他们过来之后,王霄安排新军驻守各处城门外,负责堵截逃敌。
而关宁军则是被集中起来,做着最后的准备工作。
总攻发起之前,王霄将从城外各处庄园里缴获的牛羊猪都给处置掉,做成美味给关宁军大吃一顿。
不但有有粮,还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