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八十四章 函谷关(2/3)
道路两侧都是陡峭的悬崖峭壁,守军站在上面直接仍石,都能完全封锁住道路。
“项王,可出偏师往武关。”说话的是赵国上将军陈余“武关那边的路更好走。”
关中有两条捷径。
一个就是走函谷关,另外一个就是走更南边的武关。
比起险峻的函谷关来说,武关那边就好打的多。
陈余的一生之敌,曾经的刎颈之,历史上也是弄死他的张耳,毫不犹豫的站了出来说。
“胡扯。武关往南那么远,道路南行。大军移师哪里是那么容易的事。什么都不懂,整天瞎出主意。”
张耳这是没事找事,纯粹是为了反对而反对。
对于这种,王霄也是不看好。
太过于看中私利,张耳这样的,等到天下大定之后愿意归降,那就让他去地方上做个亲民官一辈子好了。
陈余与张耳当即争吵起来,而其他的诸侯王大臣将军们,也是各自发表各自的意见。
一时之间,中军大帐之中吵闹不休,热闹非凡。
在王霄看来,这些大都是废物。不过也有他看好的
物,像是李牧的孙子李左车。
“李将军,你有什么好的建议?”
李左车上前行了一礼“项王,想函谷关,无非是仿三国
函谷关旧事,驱兵填河,军械
关。之后集结
锐之士上山,清缴两侧悬崖守军方可成事。”
王霄点点“说的有道理,不过就是损失有些大。”
这就是最简单的硬碰硬,凭借自己这边强悍的实力去冲关。
当年齐魏韩三国凭借数十万兵马,花费了三年时间才攻这里。
而此时哪怕是有着王霄的指挥,手中实力也远比当年更强,秦军的实力和士气都很低落。可想要关,至少数万
的战损外加时间上的损耗也是不可避免。
看着王霄沉默不语,李左车想了想说“若是项王分出一支偏师,北上渡河从背后夹击函谷关,必当大大加快关速度。”
王霄的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心中思虑着要如何关。
然后,大帐外传来了急报声响,打断了吵吵嚷嚷的诸侯将军们。
英布统帅的前军发来了紧急奏报。
“何事?”王霄平静的看着信使。
“禀大王,函谷关守将投降了。”
信使的话,让大帐内的众瞬间神态各异。
齐国丞相田荣更是无法抑制的大喊“这怎么可能!”
函谷关如此重要,把守关隘的必然是秦王最为信任的将军。
这样怎么会如此轻易的就投降,这让诸侯王们感觉不可思议。
就像是之前说的那样,各国实际上并不想看到王霄轻易得到关中的秦国基业。
与历史上的合纵相同,各国都在想办法来拖王霄的后腿。
只是,他们这边还在酝酿借计谋,那边函谷关居然直接投降了。
这不科学啊。
函谷关设立这么多年以来,只有被匡章带着联军打过一次。
而王霄这次,脆是连打都没有打就轻松获胜。
众看向王霄的目光有些许的变化,此
福泽之
厚简直就是难以置信。
王霄倒是没什么激动的,他询问使者“具体是怎么回事。”
等到使者把事的来龙去脉这么一说,大帐里的
才算是明白过来。
又出了天大的事了。
祖龙死后不过年许,第二位皇帝胡亥也死了。
而他的死,实际上与王霄有着间接的联系。
王霄在巨鹿击败了王离与章邯,导致秦军主力军团全军覆没。
这个消息传到咸阳城之后,哪怕胡亥再无能也是心神大。
他指责曾经的盟友,总览大权的赵高。
而胡亥的指责,让赵高感到不安。因为胡亥是咸阳城内唯一能够对他产生威胁的存在。
这段时间里杀了李斯,杀了冯去疾,杀了冯劫,杀了那么多的赵高,选择最直接的手段去清除威胁。
他带着自己弟弟赵成,还有婿阎乐,发动了对胡亥的刺杀行动。
赵高是有儿的,他也不是主动去做的宦官。而是受了宫刑,不得不做宦官。
他们带着大批门客杀了宫中,阎乐持剑
着胡亥自尽身亡。
第二位皇帝,就此惨死在了自己的宫殿之中。
联系他曾经做过的那些事,死的也不算是冤枉。
在那之后,赵高拿着金印,就是‘受命于天,既寿永昌’的传国玉玺上了大殿。召集百官过来,想要让百官推他为新皇帝。
这种事,哪怕是百官们经历了指鹿为马的洗礼,也不敢去附和赵高。
别的不提,他是个宦官啊。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