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儒家的最后一搏(2/3)
他做出决断之后,再没提出异议。
大殿上不少文官互相对视,目光之中都露出了惊喜之色。
他们的本意是调动京师周边的驻军外出,没想到王霄居然亲自出去了。这样一来成大事的机会就更大了。
驻防京师的三大营都被王霄带走,众多的国公国候们也都是一起出征。
整个京师都变的防务空虚起来。
也有提出质疑,说对付不过几万
马的瓦剌
用不着如此兴师动众,只不过是被王霄否决了。
经过一个多月的准备,二十多万大军浩浩的出关杀
原。
“陛下。”
土木堡的时候殉国的樊忠上前行礼“瓦剌一直打打退退的,看着像是在引着咱们往
原
处走。”
时隔数年再次穿上甲胄的王霄缓缓点“我知道,咱们追过去就是。”
樊忠有些犹豫“可追的太,这二十多万
马的粮道就危险了。若是被瓦剌
截断,那顷刻间就是大祸。”
王霄笑了起来“你以为瓦剌的后勤就比咱们的好?”
“这些整天骑马到处流窜的家伙们,看着机动能力很强,可实际上他们的战略移动能力很差。”
看着大帐内众多不解什么的战略的军将,王霄为他们做解释“原上的部落,看着骑马机动战术能力很强。可他们的身后必须要跟着自己的部落才行。因为他们的战略补给全部都是依靠部落的支持。”
“这些赶着牛车,带着帐篷的男老幼们就是
原部落最大的软肋。没有他们提供粮
食羊
,那些
原骑兵根本就没办法打仗。哪怕他们有马匹作为移动工具,可这些部落也绝对不会距离他们太远。最多不超过五百里。打掉了这些部落大本营,那
原骑兵就得完蛋。”
众多军将们顿时投来了敬佩的目光,成吨的香pi脱而出。
“陛下文韬武略天下无双。原骑兵骚扰中原千年时光,只有陛下
穿了他们的虚实。”
王霄叹了气“这份名声我可真不能认下来。这事其实一千多年前就已经有一位绝代名将发现了,当时他可是把匈
打的
血流。屡次攻
匈
的后方大营,立下了不世功勋。”
这话已经说的很明白了,清清楚楚的指向了一位华夏兵家的巅峰英雄。
只是大帐里的军将们那都是老油条,没谁会在这个时候跳出来大喊我知道是谁来出风。
军将们都是一脸好奇宝宝的模样看着王霄“敢问陛下,不知这位大英雄是何?”
所以说,当皇帝想不飘都不行。
身边的都在竭尽全力的揣摩你的心思,抓住一切机会投你的所好。所有出风
的机会也都是毫不犹豫的就
给皇帝出风
。甚至没机会的时候,他们还会主动去创造机会。
坚守了十年本心的王霄叹了气说“就是冠军侯。”
“哦~~~”
一群就差在脑门上刻着我是大老粗,我不读书什么都不懂的武将们当即恍然,连连说原来是冠军侯,果然还是陛下学识渊博。
对于这帮强行自黑的沙雕,王霄已经不想和他们费
水,挥挥手让所有
都出去。
啊
,真是太让
无语了。
瓦剌勾搭着大明三大营不停的向着西北方向移动,王霄这里也是非常配合的不断往前走。
等到补给线拉出超过两千里地之后,京师里那些早已经按难不住的终于是动手了。
一支运送粮辎重补给的运输队在出关后,半路上遭遇了瓦剌骑兵的袭击。
运输队损失惨重,几乎所有装着粮辎重的大车都被瓦剌
焚毁。
消息传回京师,自然是要尽快再组建一批新的运输队把物资运过去。
可这个时候,从民夫调遣,车辆征集,到粮拨付,物资清点等等所有方面都出了问题。
相关的衙门互相推脱踢皮球。
这个说我这里还没有准备好,那个说物资走水库房着火,短时间内弄不出来。
总之就是一句话,想方设法的拖延物资起运的时间。
内阁三杨那是为官多年的老油条,当即就察觉到事的不对劲。
以往这种事也有,可都是单个事件。像是此刻这种各个衙门
都出问题的,还是第一次。
“此事你们怎么看?”
内阁三杨从永乐年间到洪熙年,再到王霄的宣德年间一直都是内阁大学士。他们先前同为太子党,现在同为保皇党。私下里聚会商议早已经习以为常。
儒家这么大的动作,不可能瞒得过他们。今天聚集在一起喝酒,为的就是商议要如何应对。
“还用看什么。”杨荣端起酒杯一饮而尽,愤愤的说“这是想断了皇帝的补给,让那二十多万大军全都死在关外!”
厢房内的气氛有些凝重,这件事实在是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